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網絡文學:加速邁進主流化精品化

來源:光明日報2025-05-12作者:劉江偉 原蕊楠

“新的媒介環境為網絡文學創造了蓬勃生長和發展的新空間,網絡文學作者規模達3119.8萬,新增作者190.4萬,近一半中國網民都是網文用戶。”5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發布《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深入分析網絡文學發展脈絡、研判趨勢性特征,摹畫出網絡文學年度發展概貌。

2024年網絡文學發展有何新趨勢,呈現什么樣的新亮點?記者采訪報告課題組成員及網絡文學領域專家學者,對此進行深入解讀和分析。

“IP+文旅”成為年度創作新亮點

在主流化與精品化進程中,網絡文學加速前行,在內容創作、作家隊伍等方面呈現不少亮點。報告指出,網文作品將古代建筑、傳統服飾和非遺元素等融入玄幻、仙俠、言情與懸疑故事之中,通過濃厚的文化氛圍與極具“網感”的筆法相結合的創作方式,塑造出獨特的角色形象,打造新穎的題材風格,實現了傳統元素的現代化表達。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桫欏指出,由于形成了一套既符合中華審美又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敘事范型,網絡文學創作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西方文化等進行融合創新,對中華神話傳說、歷史生活和“非遺”傳承等題材進行適應網絡傳播的敘事轉化,涌現出一大批國潮和國風類作品,有效地提升了大眾對傳統文化精神的接受度。

報告指出,2024年,網文行業新老作家創作活力旺盛,爆款書持續不斷。以閱文集團為例,一方面,2024年新增33萬名作家和65萬部文學作品,新增的“白金大神”作家中90后作家占比超過70%,作家年輕化趨勢明顯。另一方面,平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創作者,這些創作者讓人們看到了“銀發一族”的力量,網絡文學在年齡結構上進一步向上下兩端兼容。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網絡文學研究室副主任湯俏表示,代際文化與技術賦能的共振使得網絡文學創作者年齡結構日趨多樣化。年輕群體以“網感”重構敘事語法,銀發群體用生命經驗夯實文本厚度,共同構建起立體化的時代鏡像。網絡文學不再只是娛樂消費品,更是成為人們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精神圖譜的活體樣本、推動新大眾文藝發展的試驗田。

“IP+文旅”成為年度創作新亮點。報告指出,2024年,江西上饒、安徽黃山、廣東深圳等地相繼與網文平臺展開深度合作,探索網絡文學IP與本地旅游場景的融合路徑。數據顯示,“三清山”“大黃山”主題征文累計征稿45000余部。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瑋表示,網絡文學具備廣泛的受眾基礎和強大的輻射能力,為其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以文學為載體讓更多人領略到閱讀與旅行的美好。

網文IP轉化“多端協同、一體開發”

網絡文學IP轉化的不斷迭代和發展,是推動互聯網文化產業進程的重要動力。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IP改編市場規模達2985.6億元,同比增長14.61%。

報告指出,2024年作為“谷子經濟”(“谷子”指的是IP衍生產品,為英文GOODS音譯)迅猛發展的重要年度,網絡文學及其下游動漫、游戲等IP積累發揮著重要的支柱作用。隨著徽章、卡牌、盲盒等“谷子”的開發不斷迭代升級,衍生品GMV(商品交易總額)不斷創造新高,展現了廣泛的市場影響力。

石家莊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王文靜指出,2015年前后IP概念開始興起,到今天網文IP轉化已呈現出系列化、全球化趨勢。除了劇集、電影、動漫、游戲等傳統方式,短劇、“谷子”、AI的融入和參與,催生了交互性敘事、游戲化體驗和虛擬偶像經濟的發展,并通過這些形式刷新用戶的“爽感”體驗。“多端協同、一體開發”的聯動效應,也標志著頭部IP產業轉化正在從文學層面的內容輸出走向文化產業層面的共創共贏。

短劇與網絡文學同屬“網絡文藝”范疇,是“新大眾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還梳理了2024年微短劇的發展趨勢:微短劇產業已超越網絡文學、有聲書、音樂播放器乃至外賣和網約車等多類基礎數字服務,成為數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微短劇的溢出效應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除了文旅產業,還廣泛涉及法律、教育、醫療、體育競技、科技等多個領域。短劇出海也成為重要增長點。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出海短劇流水突破23億美元,預計全年流水將達40億美元,累計下載量達1.48億次。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李聞思表示,微短劇與網絡文學在內容創作、傳播模式和用戶需求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目前,網絡文學正向著游戲化、跨媒介閱讀和人機協作等方向轉變,而微短劇創作提倡“回歸戲劇傳統”“尊重故事思維”的精品化路線,未來兩者一定會有更為深度的融合發展。

網文出海實現全產業鏈輸出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三十余年發展,已構建出“內容創作—平臺運營—IP開發”的成熟產業生態,成為數字文化輸出的戰略引擎。2024年行業數據顯示,本年度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出海量突破80.84萬部,覆蓋3.52億全球用戶,業務版圖延伸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邵燕君指出,中國網絡文學是在世界網絡文藝高度競爭中不斷壯大起來的,并且已經建立成熟的生產模式。目前,網文出海不只是翻譯作品,更是把自己的生產模式向海外輸出,不僅有效擴大了網文的全球影響力,更為深遠的是,激發了海外讀者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

AI翻譯技術的突破,成為2024年網文出海的一大亮點。報告指出,2024年,起點國際平臺新增AI翻譯作品超3200部,占中文翻譯作品總量近一半。這一技術的應用使翻譯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九成,極大地加速了網文出海的進程。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定家指出,AI技術的應用,為網絡文學的創作、編輯、翻譯和推廣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為中國網絡文學的“一鍵出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AI技術,可以更加精準地分析讀者需求,優化作品內容,提高創作效率,提升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速度和準確度。

報告指出,當前的網文出海,逐漸形成了從網絡文學到出版、有聲、動漫、影視、游戲、衍生等全產業鏈輸出模式,實現了IP全球化共創模式的全面升級。比如,《斗羅大陸》作為網文經典IP,其手游全球流水破百億元,成為網文與游戲產業協同發展的成功典范。

“今天我們談論網文出海,談論的已經是基于IP多元化傳播及產業化、正邁進‘全球共創IP’新紀元的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新階段。”陳定家說,“全球共創IP”這一模式旨在集結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創作者,共同培育和開發網絡文學IP,從而開啟網絡文學全球化的新篇章,在更大程度上滿足全球不同類型受眾的期待視野。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鞍山市| 武鸣县| 西城区| 策勒县| 巴彦县| 藁城市| 军事| 汕头市| 齐齐哈尔市| 长汀县| 保定市| 江达县| 仪征市| 新野县| 蓝田县| 始兴县| 南部县| 乌恰县| 礼泉县| 通化市| 红安县| 抚州市| 闽清县| 扎鲁特旗| 长治县| 共和县| 巴里| 大兴区| 镇远县| 黄石市| 南宫市| 龙州县| 伊通| 黔东| 新河县| 天津市| 高阳县| 固原市| 邢台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