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豐縣緊緊圍繞農村黨員教育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通過“建好陣地、育好課堂、樹好先鋒”量體裁衣,著力提升農村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激發出黨員干事創業激情和內在動力。
“點、線、面”一體,建好“紅色陣地”,讓黨員教育有形。按照“教學設施完善、師資隊伍充足、組織管理規范、教學成效顯著”的標準,分層次、分領域打造黨員教育示范點17處,常態化開展“微黨課、微宣講、微志愿”學用活動。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與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紅色教育基地、鄰里中心等陣地資源串點連線,形成基層組織建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紅色教育等10余條黨員教育研學精品路線,從“抓陣地覆蓋”向“強陣地功能”轉變。通過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了解農村黨員“關注什么”“想學什么”,通過農村黨員“點單”,黨校站點“配菜”的形式,制發《全縣2025年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方案》,打造“全鏈條跟蹤、分層化實訓、沉浸式教學”三位一體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不斷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今年以來,縣鄉村三級共開展農村黨員教育培訓197場、參訓人員1.1余萬人次。
“景、史、情”融合,辦好“紅色課堂”,讓黨員教育有質。遴選儲備退伍老兵、“兩優一先”、致富能手等本土講師37人,結合紅色歷史、產業發展、組織建設等內容開發特色課程11門,舉辦“聽老黨員講黨課 頌黨恩憶初心傳薪火”黨課活動57場,注重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教育的“鮮活教材”,組織農村黨員打卡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楊廟革命烈士紀念館等黨性教育基地,通過圖文展示墻、多媒體影像、互動觸摸屏等多種展示手段,將黨的歷史以及革命先烈事跡等內容以生動、直觀、互動的形式展現出來,打造“沉浸式”“體驗式”課堂。以“長豐先鋒”微信公眾號為載體,推出“莓老師小課堂”“他山之石”“紅色引擎”等8個專欄,及時轉載發布時政要聞、黨務知識、村干部隊伍培育等信息700余條。組建農村黨員學習交流群,定期推送黨的理論政策、黨員教育電視片、有聲微黨課等學習資料,推動形成“隨時學習,實時互動”的良好氛圍。
“知、踐、行”合一,樹好“紅色先鋒”,讓黨員教育有效。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創新開設農村黨員“鄉村大講堂”13期,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工作納入黨員教育選題。積極發揮職業經理人、“土專家”“田秀才”在實踐操作中的優勢作用,將課堂設在田間地頭、養殖基地、農家院落,用通俗易懂的家鄉話為村民群眾提供政策咨詢1000余條,技術指導400余次。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設立黨員示范崗、劃定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先鋒隊17支,引導農村黨員在基層治理、服務群眾、鄉村振興等實踐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打造黨組織“搭臺”、黨員“擺攤”、群眾“趕集”的“紅色集市”服務品牌,免費為群眾提供血壓測量、法律咨詢、義剪理發等服務事項2000余次,進一步提升農村黨員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