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不知有多少戲迷,因為這個經典唱段而愛上黃梅戲《女駙馬》。12月10日晚,“新時代 新徽班 新氣象”精品劇目展演活動重要劇目——經典黃梅戲《女駙馬》在北京喜劇院與觀眾見面,來自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演員們用“鄉音”征服北京戲迷。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劇種。黃梅戲以安慶地方語言為基礎,曲調健康樸實,唱腔淳樸流暢,舞臺表現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
《女駙馬》是黃梅戲的代表作之一。作為一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古裝戲,它講述了湖北襄陽馮順卿之女馮素珍冒死救夫,女扮男裝上京應試,中了狀元后,被皇家強招為駙馬。花燭之夜,素珍冒死陳詞感動公主,經歷了種種曲折后,終于如愿以償,成就了美滿姻緣的故事。
該劇通過女扮男裝冒名趕考、偶中狀元誤招東床駙馬、洞房獻智化險為夷等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罩嬋娟…”舞臺上,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孫娟飾演的“女駙馬”馮素珍水袖翻飛、明艷照人,甫一亮相便引得臺下熱烈掌聲。
“黃梅戲把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通俗易懂又直擊人心。特別是今晚演出的《女駙馬》,演員們在臺上,活潑靈動,塑造了一個個真實可愛的經典人物。”北京觀眾汪女士表示。
“《女駙馬》里的經典唱段可以說家喻戶曉,音樂一響,家里人都能跟著哼唱兩句。我們從這里了解安徽,了解安徽的地方文化,希望安徽以后能有越來越多的好戲跟觀眾見面。”觀眾李群說。
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賡續華認為,安徽省推出的精品劇目展演,既有傳統劇目,又有新創劇目。“黃梅戲只有一邊傳承、一邊創新,才能在新時代扎根深、長勢旺。《女駙馬》由‘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二級演員們帶著一批90后,一起上臺把傳統劇目唱好,這體現了劇院和黃梅戲發展的良好生態。”
觀眾對于黃梅戲和《女駙馬》的喜愛讓主創備受鼓舞。
“《女駙馬》是經典劇目,對我們來說,也是常演常新的作品。有嚴鳳英等黃梅戲前輩珠玉在前,我們不敢懈怠,希望通過自己的詮釋,帶給北京觀眾一次完美的黃梅戲體驗。”孫娟介紹,此次參演的演員以90后為主,“新生代年輕演員日漸成熟,在舞臺上逐漸挑起大梁,我們也希望,傳統戲和年輕演員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形成新的戲迷群,讓好的作品超越時空,跨越時代,讓年輕觀眾也能喜歡我們的傳統戲劇體驗。”
從11月29日起至2024年1月17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聯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新徽班新氣象”精品劇目展演活動組織安徽全省8家院團攜12部劇目,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及省內部分地市呈現21場精彩演出。高質量、全方位展示安徽文藝事業發展成果,彰顯徽風皖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