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圖書館是像家一樣給予我們溫暖和愛的地方。”11月25日下午,安徽省圖書館建館110周年慶祝大會在省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會上,一位讀者代表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省圖書館的滿滿情意。
慶祝大會上,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俄羅斯楚瓦什國立圖書館、長三角地區省級公共圖書館、中部六省省級公共圖書館、新疆部分公共圖書館、省內各市級公共圖書館等單位發來賀信和祝福視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丁光清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安徽省圖書館百十年來的文化貢獻,并對未來高質量發展寄予了厚望,希望安徽省圖書館站在110年歷史的新起點上,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優做強業務建設和讀者服務,發揮省級館龍頭與標桿作用,立足高質量、再創新輝煌。安徽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林旭東致答謝詞,誠摯感謝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省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
活動開展當天,安徽省圖書館還舉辦了“新安百姓講堂”特別專場,邀請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和“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嘉賓酈波,主講《中華詩詞里的格局與力量》。酈波教授以豐富的學識、睿智的語言和儒雅的風格,縱橫古今暢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領讀者感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詩詞之美。圍繞建館110周年主題,安徽省圖書館組織舉辦了系列慶祝活動,“建館110周年館史及服務成果展”“珍貴文獻及研究保護成果展”“公共數字文化安徽成果展”等專題展覽相繼啟動,安徽省書畫名家交流筆會暨館藏作品展、“夜燈下的圖書館”、“筑夢未來”影片展映、“四季少兒閱讀”等特色讀者活動也在館慶期間先后舉辦。
安徽省圖書館始建于安徽安慶,其前身是清代安徽最大、辦學最久的官辦書院——敬敷書院。1913年2月,在安徽首任都督柏文蔚支持下,安徽省立圖書館正式建館開放。1954年安徽省立圖書館調整更名為安徽省圖書館并遷址合肥。2003年11月,改擴建后的館舍保留了紅墻綠瓦、斗拱飛檐的民族特色,以全新的姿態向社會開放。今天的安徽省圖書館,是安徽省面積最大、文獻最豐富、功能最齊全的公共圖書館,擁有400余萬冊紙質文獻、900多TB數字資源、19個對外服務窗口和1500余個閱覽座位,也是全省收集借閱公共文獻、保存利用珍貴古籍、收藏研究地方文獻、組織開展全民閱讀、建設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中心,在區域聯動、殘障服務、質量管理和標準化建設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引領全省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和排頭兵。
110年間,安徽省圖書館在時代風云中幾經變遷,謹守“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初心,記錄和見證著中國社會的一次次重要變革,成為我省乃至中國圖書館事業不斷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持續改善升級的縮影。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