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萬佛勝境

來源:同步悅讀2023-05-08作者:陳永兵

安徽境內有許多名山大川,著名的有黃山、九華和天柱山,一年四季都是熱門景點、網紅打卡地。然而,在老家舒城縣西南角,也有一座讓家鄉人引以為傲的大山,那就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的萬佛山。               

01

萬佛山,原名“豬頭尖”,有小黃山之美譽,位于大別山腹地的曉天鎮小澗沖林場,距縣城88公里、合肥140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丹霞峰林地貌之一,以山高、峰險、松奇、石怪、瀑多、洞幽、林深、佛真而著稱于世;以日出、晚霞、霜楓、雪景、霧松、佛光等時令景觀如墜仙境。萬佛山分山腳的清涼澗、山腰的飛龍瀑和山頂的老佛頂三大景區。與登其它名山大川不同的是,進入景區后,游人始終穿行在茫茫林海中,能真正領略青山綠水的意蘊:漫山遍野皆綠色,數萬畝林海煙波浩淼,被當代地理學家譽為“綠色萬里長城”。汽車穿山繞嶺,沿途人家粉白色馬頭墻、紫紅色瓦頂房,散落在霧氣彌漫的山谷間,與早晨裊裊升起的炊煙、摟著孫兒坐在門前的老人和綿延百里的山川谷地構成一幅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站在山腳下,仰望萬佛山,翠巒疊嶂,群峰競秀,縱橫險峻,高崖危巖,迥然兀立。其磅礴氣勢與黃山有異曲同工之美妙,絕景甚多,據說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松、一百零八石”,長期“養在深閨無人識”。


02

秀水深潭、流泉飛瀑是萬佛山的一大特色。進入景區大門,沿途見到的便是清涼澗景區。谷深幽邃的清涼澗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溪流,匯聚高山流水后一路向北,流入曉天河,再注入萬佛湖。走過一座橋,轉過一道灣,看見一泓水。萬佛山景區內盤曲回旋的山路間分布著大小瀑布九道,每條瀑布下面就是一個深潭,瀑急潭深,蓮子瀑、天河瀑、香果樹瀑、二疊瀑、龍尾瀑、徐大坪瀑等落差均在60米左右,飛流直下,霧氣彌漫。“山因水而活,水因山更幽”。踏著石階傍著溪水順山而上,映入眼簾的便有一個三四米的深潭,名曰:“九龍潭”。走近一看,水碧如翠,清澈深幽。一條白色水練自天而降傾瀉而下,在潭中形成巨大的水聲,嗡嗡作響,不絕于耳,此瀑為“飛龍瀑”。繞過潭邊,緊登幾步,看見一灣一道瀑,一瀑一個潭,瀑流從山澗曲折向下、飛疾迅猛,水流至此,形成一連串瀑布群,這就是“九龍瀑景區”。景區內峽谷幽深曲折,兩側斷巖峭壁,樹木枝繁葉茂。一場秋雨過后,水勢更加洶涌,水流撞擊石壁,水聲轟鳴,空谷傳響。過飛龍橋,進入較平坦的“九龍谷”。山谷中萬籟寂靜,泉水潺潺,松聲濤濤,水汽氤氳,清新涼爽。山泉瀑布的流水聲,花草樹木的香氣味,令人心曠神怡,一種超凡脫俗、飄飄欲仙的心境便會油然而生,使人有融化于大自然之感。沿河谷而上,地勢逐漸陡峭,來到“龍潭三瀑”。“天河瀑”高約10余米,人在瀑底潭邊仰視它如天河中而來。“龍尾瀑”因中段受巖石阻礙,導致瀑流偏右形成龍尾翹動狀。“二迭瀑”,因山體斷崖讓瀑流分為兩段,卻又不失連貫,大自然的造勢是如此的妙趣橫生。順棧道繞過一道山嶺,便是“香果樹瀑”,因兩邊生有萬佛山最珍稀的香果樹而得名。這道瀑流從百米高的懸崖峭壁上形成寬約五六十米的水簾,飄飄灑灑跌落崖底,飛珠濺玉,水霧蒸騰,似一群少女在沐浴凈身,欲仙欲飄,當地人也稱此瀑為“少女瀑”。


03

山巒疊嶂、怪石嶙峋是萬佛山的又一特色。老佛頂、翠乳峰、銅鑼峰、丹頂峰、雙劍峰、四方尖等大小山峰36座,以及神駝石、自生石碑、虎豹石、鸚鵡石、獅子石、刀背石、豬頭石等,神形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無不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北邊登主峰,路雖險,然景最多。驚心動魄的流砂崖,心誠則靈的誠心石,與黃山齊名的鯉魚背,峰似利刃的關刀口和怪石嶙峋的滑石坡,險關連設。闖此五關,對年過半百的人來說,確是一種意志考驗。因海拔1539米的萬佛山主峰老佛頂似彌勒大佛西南盤座,群峰拱衛四周,氣勢宏偉,形成諸佛拜祖之景觀。主峰上有諸佛寺,并立有石碑,正面刻“萬佛名山”四字,背面刻“老佛頂”。另一說法,因萬佛山懸崖絕壁上有天然“萬佛山”三字奇觀而得山名。從乳香閣驛站門前小徑往前走,走到駝嶺附近時,風中便傳來奇怪的“咚咚”聲,側耳細聽,似乎聽不見,一會兒又從山的另一處傳出“咕咕”聲,象是鳥叫。聲音一會在此處,一會兒又傳到彼處,神秘莫測,這里便是“咚咚嶺”。傳說三國時魏曹休與東吳大將陸遜,為爭奪皖城,激戰于萬佛山的石亭與駱駝石一帶,后曹軍敗退,于此處丟棄戰鼓,如今游客到此,伴隨著登山的腳步,地面發出如同戰鼓的“咚咚”聲,仿佛千軍萬馬在此廝殺,所以取名“咚咚嶺”。“咚咚嶺”前的棧道看似平坦,實則略呈上升趨勢。回頭望去,翠乳峰孤立挺拔,翠色欲滴。玉乳神圣天生,恰云霧纏繞,如薄紗輕裏,遠觀而不可褻玩。從這里再向上,山崖坡度越來越大,全程最陡之處是“鯉魚背”,比黃山的“鯽魚背”還要驚險。“鯉魚背”是一堵褐色巖石,凹凸不平,長約60米,兩側峭壁懸崖,游客至此,如臨深淵。到達“攬秀亭”,主峰老佛頂已在仰望中。過“鯉魚背”,再攀爬一道筆陡的石階,向下看有一個像沙漠駱駝站在巖石之間,眼前的山嶺便是“神駝石”。巨石長20米,長年裸露于地面,通過遠古至今的風化,從側面看酷似臥地駱駝,令人嘆奇。迎面石板上,“神駝石”三字,筆力遒勁,酣暢淋漓。下“攬秀亭”,順著棧道周旋,便來到“媽媽巖”。據說此命名是借助“媽媽耶”的諧音。“媽媽巖”在絕壁之上,下有數百米深的大壑谷。站在此處,即使有風吹掉帽子,也不能回頭。工匠鑿巖成穴,借助鐵鏈,游人才能攀爬上去。過“攬秀亭”,才是萬佛山上最險最難登的山道。一路上都是在陡峭山脊上開鑿出來的石階,以前很多游客到了攬秀亭,便選擇原路返回,放棄登頂,但最美、最秀、最奇的自然風景卻在主峰老佛頂上。由于山勢陡峭,老佛頂棧道幾處回環,緩解坡度近似垂直。主峰之巔有個古老的石廟叫“諸佛寺”,可惜寺廟沒能逃過“文革”時的那場浩劫,現僅剩斷垣殘壁和裸露于峰頂崖邊的石條,任憑風吹雨打,給人以無限的感慨和思緒。“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回首來路,曲曲折折,終于登上主峰。極目遠眺,萬佛山主峰巍峨挺拔,雄偉壯觀,南與潛山天柱峰雄踞對峙,遙相呼應。昔日有“站在豬頭尖、伸手摸到天”之說。山頂之上,風光無限,涼爽宜人,不舍也不愿離去。


04

松樹奇特、植被茂密是萬佛山的另一特色。山中奇松多,與黃山諸奇松麗質相同,有的品味極高。如“二仙迎客松”長臂輕舒、熱情奔放;“盤龍松”游龍凌空、虬勁剛毅;“臥龍松”屈曲有致、蓄勢待發;“華蓋松”峨冠翠蓋、威嚴氣派;“天門松”頂天立地、巍然雄踞;“依仗松”英武矯健、威風凜凜;“荷葉松”亭亭玉立、風姿卓約;“栲栳松”錚錚鐵骨、歷盡滄桑。這些奇松均生長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峰之巔、壑之旁、絕壁峭石之間,極富個性,內含氣質,令人流連往返。入空山深林,走九龍棧道,環顧山林翠綠,鳴蟬不歇。這里不時會遇見珍稀樹種黃連木、鵝掌楸、銀鵲樹、黃山花楸、豹皮樟、山拐棗等,且樹齡大都有百余年,樹皮苔衣泛鉛白色,盡顯歲月滄桑。因處于北亞熱帶,萬佛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5%,負氧離子含量高,適宜盛夏避暑。優良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25種國家保護植物,10余種國家保護的香獐、金錢豹、娃娃魚等動物,構成了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園。在徐大坪瀑布與咚咚嶺之間峭壁上,生有兩棵緊倚的松樹,松枝斜欹,仙風道骨,它們與黃山松屬同種,樹齡約250年,樹冠多為扁平狀。兩松如姐妹、如情侶,立懸崖之上,歡迎游客到來。因兩古松酷似黃山迎客松,因而得名“二仙迎客松”。過了“咚咚嶺”,有一段棧道建于懸崖之上,那就是“關刀口”,行于其上,險況環生,過了這段險路,便有一棵蟠龍老松立于山崖。這棵約260年的老松曾遭雷擊蟲蛀,樹干縱向裂開,仍青蔥繁茂,如一頂華蓋,吸納萬佛山的云霧,扎根在貧瘠的巖縫中。眺望四周,一路上美景無限,攀獨巖峭壁,登丹峰極頂,看野草豐茂,觀百花盛開,聽松濤陣陣,聞小鳥啼唱,呼吸著帶有陣陣樟香味的清新空氣,神怡之感,殊為難得,完全忘記了登山時的疲勞。


05

云山霧罩、云蒸霞蔚也是萬佛山的一大特色。一場綿綿秋雨之后,萬佛山迎來十分壯觀的云海景象。站在山頂望去,遠處云海翻涌、云譎波詭,美麗的云海壯美無比,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坐著索道,在空中欣賞,右邊的深壑填滿云霧,作涌動狀。那些高聳入云或低矮挺拔的山巒隨著云海的飄飄浮浮而變得時而高、時而低。在山間游動的云海,又像畫家潑墨,將原來的山巒不斷地變化成新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宛如山水之畫,令人陶醉。一座山一個故事。霧,隱著山,似乎訴說著一個古老的傳說。位于老佛頂東北惻的流云洞,在懸崖絕壁上有洞穴三處,成鼎足形,其深莫測,至今無人可及。據導游介紹,每逢天氣突變,云出洞口,裝入樓臺,奇麗至極,平時風從洞出,發出陣陣轟鳴,甚為神奇!置身云霧繚繞的萬佛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否一腳踏錯邁入天庭天宮,走進蓬萊仙閣,眼前幻現飄飄仙子,耳邊縈繞陣陣仙樂,如夢如浩瀚的云海時而如風平浪靜的湖水,時而像波濤詭異的大海,時而輕輕如絲絹,時而又怒氣沖霄。原來,最美在遠方。攀上老佛頂,憑頂遠眺,目之所及,無不是茫茫云海。雪白的云團像海浪一樣在空中翻滾、碰撞,擁擠著。雖然沒有海的蔚藍,沒有驚天動地的呼嘯,但它有大海的浩瀚,有海洋的氣勢。老佛頂上俯瞰四周,萬座山峰盡收眼底,青山如瀑,大壑幽深,滿目黛色,無垠的云海映襯著如黛的青山綠水,厚厚的白云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萬佛山上大大小小的山峰都在云海中若隱若現。


06

萬佛山的歷史文化蘊含厚重,有著許多撲朔迷離的神話傳說。如“漢武帝望峰興嘆”“地藏王去九華山”“女媧摶泥塑諸峰”“自生石碑刻寶字”“精忠報國關刀口”“誠心石旁痛懺悔”“生死戀情化秀峰”等等,增添了游人的盎然情趣。傳說當年漢武帝登天柱封禪,北望老佛頂,內心極為震撼,欲親自駕凌,終因山道艱險作罷。雄才大略、富甲天下的漢武大帝,意欲登頂而不能,不得不留下遺憾,只能望峰興嘆!相傳明皇朱元璋年少時曾流浪至此乞討,一個春光明媚的晌午,被滿山的野花所陶醉,他頭枕雨傘,四肢展開,躺在萬佛山下的河灘石巖上曬太陽。其狀似“天”字,后來他翻個身,又似個“子”字,組在了一起便是“天子”,他當上皇帝后,人們想起當時情景,便將此河命名為天子河,將他睡過的河灘,定名為天子灘。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去九華山之前,曾在此修煉過,后因山勢過于險峻,才改去九華山,現仍留有“喬覺洞”。唐朝時,地藏菩薩曾親臨;明朝時,在此修建諸佛寺、西峰寺、金佛寺等;被譽為北宋第一大畫家的李公麟晚年曾在此寫生作畫,山上留有公麟亭、公麟畫臺、黃山谷小坐處的谷子口等遺跡和美麗傳說。“行善如朝暉,積德同山巍。莫問功名事,天地自生碑。”諸佛寺旁有一塊世上罕見的自生石碑。碑長方形,天然生成,矗立于高山之巔,屹立于松樹之間,堪稱一絕。細觀之,這是百年前的“光緒乙巳年”,即1905年,不知何人在石碑上刻下八個大字“字□寶塔 自生石碑”。可惜,由于年代久遠,“寶塔”前一字模糊不清,何人所刻,難以辨認。面對此碑,可感悟到人生的另一種境界!登臨萬佛山,漫步林壑間,觀山峰險峻與靈氣,尋山谷陡峭與嶙峋,享山間幽境與清涼。登山如人生,人生如水滴,樂趣在悟道。只有不怕陡峭,不懼風險,不怕流汗,一路要經歷無數次跌宕起伏,才能看到大自然奇麗的景色,才能將波濤洶涌匯入江河湖海,生命的意義何嘗不也是這樣!正所謂:“登上萬佛山,才是有福人”!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天峻县| 来安县| 珠海市| 海门市| 邻水| 平凉市| 南康市| 馆陶县| 凤阳县| 古浪县| 广河县| 濉溪县| 白沙| 商丘市| 天镇县| 浏阳市| 和田市| 玉屏| 四子王旗| 普格县| 宜州市| 白玉县| 南木林县| 大化| 麦盖提县| 丹东市| 镇巴县| 万州区| 杭锦旗| 军事| 邵阳县| 永泰县| 吴桥县| 米泉市| 桦甸市| 长汀县| 巧家县| 泽普县| 昆山市|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