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解讀省政府4月1日印發實施的《關于進一步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是我省全面推進零基預算改革的2.0版。
在1.0版基礎上,我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打法、系統集成,在支持高質量發展和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的同時,定標準、控成本、強績效,形成零基預算改革2.0版“1+3”制度體系。2.0版本的推出,不僅是新階段全省零基預算改革的持續深化,也是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期破解財政緊平衡難題的重要舉措。
全覆蓋+財政金融協同
早在2022年6月,我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就已經拉開序幕,走在全國前列。近三年來,全省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打出了“破基數、強統籌、保重點、提績效”等一系列改革組合拳,財政資金效益和政府治理效能得到雙提升。
通過零基預算改革,“擠”出來的財政資金用在了刀刃上、緊要處,大大提高了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但1.0版期間,部分領域仍存在政策制定權限分散、項目科學謀劃不足、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
會上,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2.0版拓寬了改革范圍,零基預算改革從產業、科技創新等領域向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和公共服務領域拓展。同時,將改革由一般公共預算向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延伸,實現改革全覆蓋。
為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2.0版還將強化財政金融協同。統籌用好國債、專項債以及稅費優惠、財政貼息、政策性融資擔保等多種工具,完善政府投資基金“募投管退”機制,促進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協同發力,撬動更多發展資源。
效用最大化+增強透明度
在《實施意見》的基礎上,省財政廳聯合相關部門圍繞“定標準”“控成本”“強績效”,制定了印發支出標準體系建設、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試點、政府投資項目資金論證和保障等3個配套文件,形成零基預算改革2.0版“1+3”制度體系。
支出標準體系建成后,各個領域的預算支出都會有清晰明了的標準。目前,省財政廳正在牽頭制定省級展會項目、考試考務費等通用支出標準,后期還將陸續出臺其他領域通用支出標準。
支出標準明確了相關領域財政支出的范圍和分項支出限額,為預算編制提供科學依據和統一尺度,可以增強財政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確保每一筆財政資金都能發揮應有作用,實現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同時,清晰的支出標準讓財政資金的分配和使用有了明確參照,能更好地了解財政資金的流向和用途,有利于增強預算透明度。
省財政廳印發的《省級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中明確,按照標準科學、結構合理、匹配財力、動態優化的原則,逐步完善省級預算支出標準化體系。對此,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產業扶持、重點建設領域專用支出標準建設,同時鼓勵部門加快內部支出標準建設,擬用3年至5年時間基本建成數量適度、結構合理、科學規范的支出標準體系。
控成本+強績效
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是深化零基預算改革2.0版的重要內容。
當前,我省財政運行處于持續緊平衡狀態,但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財政資金使用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投入輕績效、干事不計成本、資金跑冒滴漏等現象,亟需通過加強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強化財經紀律約束,推動財政治理效能持續提升,讓財政資金發揮更大效益。
加強成本預算績效管理,不僅是有效配置財政資源、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的必然選擇,也是落實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化解財政收支矛盾的重要舉措。
2024年,省財政廳在全省選出108個項目開展成本績效分析試點,分析結果應用于2025年預算編制,同口徑壓減預算15.3%,切實提高了預算安排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2025年,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省財政廳在全省全面開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計劃用3年至5年時間在全省基本建成“預算編制測成本、績效目標設成本、預算安排核成本、預算執行控成本、預算完成評成本、評價結束出標準”的成本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優先選擇公共事業、教育事業、行政運行、環境、衛生健康等重點領域開展,逐步向基礎設施建設等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推進。加強支出管理,把降本意識和方法貫穿到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各環節,不斷提高資金使用的科學化、精細化、集約化水平。
與控成本相比,強績效更事關改革的效用和人們的獲得感——
如何把零基預算改革持續深化所激活盤活的財政資金,真正投向保障發展和民生亟須,進而把該花的錢花出讓廣大群眾更加滿意的效果來,檢驗著零基預算改革2.0版的成效。
在當天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的“省級政府投資項目資金論證和保障工作”新舉措,就是“強績效”的重要發力點位。
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財政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省級政府投資項目資金論證和保障工作的通知》。在省級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中,全省將圍繞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提高政府投資效益,進一步健全決策科學、管理規范、風險可控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制度。
我省將從加強項目前期論證、鼓勵拓展籌資渠道、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保障項目依規建成四個方面發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帶動作用,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基礎性、公益性項目建設,擴大政府有效投資。同時,將通過零基預算改革的深化,強化省級預算安排對項目建設的保障作用,推動政府投資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早達效,持續放大穩經濟、強企業、惠民生等改革紅利。
■ 記者 朱卓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