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市縣

滁州光伏產業迎來“法治護航”

來源:滁州日報2025-04-25作者:

作為我國首部針對光伏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5月1日起,《滁州市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條例》正式施行。這將為滁州市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據了解,為助力打造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國率先開展《滁州市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工作。2024年10月25日,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條例》,并經2024年11月22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查批準。

開啟法治賦能產業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滁州市錨定打造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奮力“雙招雙引”,光伏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躍升。同時,滁州市光伏產業還存在發展布局待優化、研發能力待提升、服務保障待加強等問題。

市委《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篇章的實施意見》,對“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提出要求。落實市委工作部署,《滁州市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條例》的制定,對于規范和推進光伏產業體系建設、創新發展、推廣應用、服務保障等工作,推動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市委對光伏產業立法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條例》制定情況的匯報并提出工作要求。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加強立法領導,及時研究解決《條例》起草中的重大問題,確保該項立法工作有序推進、按時完成。

黨委主張和群眾意愿的有機統一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照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兼顧立法質量和效率,認真做好《條例》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于光伏產業發展立法全過程、各環節,經黨組提請、市委同意,將其列入立法計劃,組織開展起草工作。其間,把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具體舉措轉化為制度安排,穩妥解決條文中的爭議問題,確保黨委主張和群眾意愿在《條例》中實現有機統一。

堅持開門立法?!稐l例》制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人大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基層立法聯系點、代表“家室站點”等載體,結合網絡、媒體等途徑,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加強立法調研,多次到光伏企業實地察看,召開征求意見建議座談會,面對面聽取有關部門、光伏企業的意見建議。

為解決立法中的專業性問題,滁州市邀請省人大立法專家進行論證指導,與市人大常委會預算(財經)工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等召開討論會研究修改、數易其稿,充分吸收相關合理建議。

“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顯著特色

《條例》設立六章三十四條,對產業體系建設、創新發展、推廣應用、服務保障等進行規定,“務實管用”是其顯著特色。《條例》堅持小、少、精、管用的立法思路和模式,按照總則、產業體系建設、創新發展、推廣應用、服務保障的邏輯進行編排,把準問題導向、實踐導向,確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關于光伏產業發展目標和工作職責,《條例》明確以立法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打造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在產業體系建設方面,圍繞構建先進的光伏產業生態體系,以法治賦能光伏產業鏈鍛長補短。同時,還明確推動光伏產業及光伏企業品牌培育,以擴大光伏產業及光伏企業的影響力、競爭力。

在推動創新發展方面,《條例》推動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共同發力,著力構建以人才為重點、研發平臺為載體、技術創新為關鍵的創新鏈條,鼓勵、支持光伏企業、行業協會和科研院所等參與光伏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并推動光伏制造與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深度融合,增強發展動能,不斷塑造滁州市光伏產業發展新優勢。

《條例》對綠電建設和應用等也作出相應規定,表示推動光伏發電項目有序開發建設、綠色電力進入電力市場、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規定光伏電力應用不斷增長,探索綠色生態新模式,推動數智網聯新應用。鼓勵開發園區結合產業特色打造光伏應用示范區,規定有條件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應當使用光伏產品。

同時,《條例》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光伏產業發展要素保障,提供營商環境增值服務,在財政支持、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支持光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在國際貿易中依法維權。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政府推動落實能源安全、生產安全、生態安全的各項要求,推動光伏企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法規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規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制定《條例》的重要意義,正推動《條例》有效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加強《條例》學習宣傳、認真執行和綜合運用,推動光伏企業提振發展信心,著力為光伏企業紓困解難,真正把紙上的條例變成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灵台县| 长白| 西青区| 瑞安市| 梅州市| 白山市| 河北区| 望谟县| 上虞市| 青州市| 邵阳县| 桓台县| 金沙县| 盐山县| 灌阳县| 镇原县| 华阴市| 安塞县| 洛扎县| 江达县| 班戈县| 武胜县| 南召县| 当涂县| 景洪市| 石城县| 张掖市| 丰顺县| 同仁县| 德庆县| 维西| 蓝山县| 宁波市| 梓潼县| 措美县| 瑞丽市| 图木舒克市| 衡山县| 淅川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