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疾馳的新能源汽車,到蓬勃興起的新興產業集群;從傳統產業的脫胎換骨,到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今天的合肥,正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向產業鏈高端發起沖鋒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合肥,正強勢崛起為令人矚目的產業高地。
不久前,蔚來李斌和華為余承東的一段視頻,讓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度成為焦點。
3月22日,在2025徽商大會期間,李斌和余承東相聚合肥。視頻中,作為安徽老鄉的兩人親切互動,并相約互相評測各自團隊的旗艦款新車蔚來ET9和尊界S800。
準確地說,蔚來ET9和尊界S800,目前新能源汽車中“唯二”的超豪華行政轎車,都是“合肥造”。
華為與江淮汽車共同打造的尊界,是鴻蒙智行“四界”中定位最高端的品牌。為保證產品高質量量產,江淮汽車與華為攜手在合肥打造了一座尊界超級工廠,廣泛運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全過程、可追溯、適時化的質量控制。
蔚來在合肥擁有兩座先進制造基地。其中,位于新橋的蔚來第二工廠擁有全球領先的“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統、“魔方”車輛存取平臺、“飛地”智能裝配島等多項前沿技術,在中汽中心2024首屆汽車制造超級工廠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汽車制造超級工廠”。
過去,超豪華行政轎車是國外品牌的領地。如今,尊界S800和蔚來ET9的強勢登場,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正向產業鏈價值鏈最高端發起沖鋒。
合肥“智造”與產業創新的加持,正是這場沖鋒的底氣所在。
近年來,合肥市堅持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鏈條布局,集聚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長安、安凱6家整車企業,培育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業,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總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發展活力最強、供應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
更多“新勢力”集聚發展
一路飛馳的新能源汽車,是合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展開合肥的產業地圖,更多“新勢力”正集聚發展。
其中,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綜合排名全國首位;顯示驅動芯片市場占有率全球前列;光伏逆變器產量穩居全球第一,儲能系統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家電、裝備制造加快邁向高端化,誕生大尺寸鈣鈦礦蒸鍍設備等一批全球首發產品。
數據顯示,2024年,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2.6%,創近24個月新高;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達137.6萬輛,增長84.5%,充電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1.5倍、31.2%,邏輯芯片、智能電視和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49.8%、32.8%和3.6倍。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合肥正以“數實融合”為主線,實施傳統產業提質煥新工程,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成為關乎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為加速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合肥已經累計舉辦數字化轉型專題培訓5場,參訓人員達1150人,覆蓋企業284家,為全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遴選試點企業570戶,其中485戶企業已與數字化服務商簽訂改造合同、企業簽約率達97%,150戶企業已完成改造,改造完成率達30.0%。
走進美的洗衣機合肥工廠,一臺臺工業機器人自動檢測、碼垛,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
2024年10月8日,這家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可持續燈塔工廠”,標志著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獲得世界級認證。
目前,合肥已擁有“燈塔工廠”總數6家,居全國第3位。從局部革新到全盤升級,合肥傳統企業正在華麗轉身,煥發出蓬勃新活力。
未來產業加速起勢
未來產業由前沿技術驅動,代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面向未來,合肥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量子科技、聚變能源等新賽道,為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3月28日,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第一張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標志著合肥在全國率先開啟低空飛行“載人時代”。
作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重鎮,合肥一手抓運營環境建設,一手加快開發文旅、應急、物流等“低空+”運營場景,提供政策、用地、基礎設施等多重服務保障,為順利取證保駕護航。
低空經濟振翅“起飛”,合肥造大模型也在強勢“出圈”。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代表,科大訊飛推出國內首個基于全國產算力平臺訓練的具備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大模型——訊飛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解決了國產算力大規模集群訓練在深度思考和長思維鏈推理方面面臨的全新挑戰。
2024年11月,科大訊飛、華為、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打造的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飛星二號”宣布啟動。“飛星二號”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支持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和復雜的人工智能模型訓練。
如今,隨著戰新產業聚鏈成勢,智改數轉賦能增勢,未來產業加速起勢,合肥正站在新的起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合肥篇章。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