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關不過、余關莫論。”堅持好干部標準,就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作為硬杠杠。如果政治不合格、不過硬、靠不住,能耐再大也不能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選人用人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是否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干部的第一標準。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的根本原則,凸顯了干部工作的政治定位,具有鮮明導向性和現實針對性,為我們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曾有一個時期,選人用人中忽視政治標準的問題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地方重干部能力而輕政治標準,把能力標準擺在首位,對政治上的審查考核方法不多、標準不細、要求不嚴;有的片面強調干部年輕化專業化,把年齡和學歷標準擺在首位,對政治上是否合格審核不充分、不到位;有的搞論資排輩,把資格標準擺在首位,政治審核走過場、搞形式、掛空擋……這都與黨的干部選拔標準嚴重不符,給思想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以可乘之機,讓一些政治上有問題的人混進了干部隊伍。 從近年來查處的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看,論工作水平,他們中有不少是“能人”,甚至年紀輕輕就走上重要領導崗位。但正因如此,他們爬上高位之后,給黨的事業造成的危害更大,對政治生態的污染更嚴重。這深刻警示我們:政治上有問題的人,能力越強、職位越高,危害越大。
“首關不過、余關莫論。”堅持好干部標準,就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作為硬杠杠。如果政治不合格、不過硬、靠不住,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忠誠才可靠,可靠才可用。對黨絕對忠誠是最根本的黨性要求。要把是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作為檢驗黨員干部政治忠誠的“試金石”,注重選拔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的干部;堅定堅決認同核心、維護核心、服從核心、捍衛核心、絕對的忠誠核心,堅決擁護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干部。毫不動搖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決不允許任何私人勢力介入或插手干預干部工作,堅決破圈子、鏟山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選用的干部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
政治問題有的是靈魂深處的東西,特別是政治上的“兩面人”,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識別起來確實比較難。但只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既聽其言、更觀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總是能發現個中端倪。突出政治標準選拔干部,需要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考察干部。既要多方面聽取民意,鎖定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通過談心談話、調研走訪、函詢電話等形式,全面了解干部的所言所行;又要近距離接觸了解,從干部日常工作的作風狀態、困難問題前的思想方法、服務群眾時的基本態度等方面了解干部,切實把干部考準考實,選出讓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的好干部。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質,既要注重其平時表現,也要注重其重要關頭、關鍵時刻的表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干部將面臨許多重要關頭、關鍵時刻。為此,尤其要從干部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完成重大任務、面臨重大考驗、應對突發事件、抗御自然災害、解決復雜問題、對待名利地位和進退留轉時的表現,了解分析干部的政治素質和品德修養,考察識別干部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這樣,才能把敢擔當、能擔當、有擔當等政治品格的干部識別出來,把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奸耍滑的“騎墻派”“官油子”擋在“門外”。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