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公益

張軍:“做公益,只為一份踏實和心安”

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3-12-19作者:顧磊

安徽省廣善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理事長張軍近日收到一枚特別的紀念獎章:由壹基金頒發的“京津冀暴雨洪澇災害救災行動”紀念獎章。“不久前我們還重聚河北涿州,參加了由壹基金主辦的京津冀洪澇災害總結會。”張軍告訴記者。

這枚紀念獎章,也將張軍的思緒拉回到了幾個月前的救災現場。“每次災害面前,總會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公益伙伴的身影,大家用愛和責任迸發出了最動人的力量。”張軍說。

“不只是救災,每一次公益活動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成長,讓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甘肅蘭州、浙江杭州、湖州、江蘇蘇州、河北涿州、上海、北京……這是張軍一個多月以來的公益足跡。自從20年前一猛子扎進公益領域,張軍的腳步就從未停歇。“每天好像都很忙。”他笑著說。

張軍的家鄉在安徽巢湖邊,那里有著占合肥濕地面積43%的濕地公園,生于斯長于斯的他對家鄉有著深厚感情。但他發現,兒時的河流不知從何時起不再那么清澈見底,河面上好像總是“蒙著一層灰”。

2003年,他剛從安徽中醫學院畢業,在一家醫院有著穩定的工作。“但每次一想到那些河流,就覺得自己失去了很多童年時珍貴的東西,將來我們的后代難道就再也見不到那一汪碧水了嗎?”想到這,這個“80后”決定“要做些什么”,從此便走上了漫漫公益路。

“真正開始做環保公益活動才發現,幾個人能做的工作、能推動的事情其實很有限。”多年的公益學習和探索后,2014年,張軍組建了合肥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他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公眾參與到河流保護的行動中來,“我們會在社區設立‘綠色銀行’,鼓勵居民們通過踐行環保理念兌換積分;也會帶著小朋友們觀測湖面上漂浮的垃圾,用專業的試紙來檢測水質情況。”張軍說,每次看著孩子們圍成一圈仰頭看著他講解時,眼里流露出的純粹和信任,都讓他覺得他和伙伴們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被潛移默化影響的,除了被服務對象,還有張軍身邊的親朋好友。“從醫學生轉做公益,起初父母給的壓力比較大。”張軍笑言,“現在公益成了自己畢生的事業,公益的理念和意識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和影響著家人和朋友。而我也認識和吸引到了更多的公益同行者,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在做環保公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環境保護和自然災害之間的密切關系,同時也在環保知識科普的過程中,認識了一些需要幫助的困境、孤殘兒童和孤寡老人。”在環保公益項目步入正軌后,張軍決定拓展服務范圍,把工作重心轉向幫扶關愛困境兒童、孤寡老人等,并參與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服務,成了安徽省廣善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希望能讓更多人受益。”張軍說。

十多年前,張軍為合肥環保公益領域開辟出了一條新路。如今,他依然滿懷熱情地為更多群體服務。很多人問過張軍做公益的初心,他總是認真地回答:“因為想要改變,也因為熱愛和心安。公益早已成了我的一種習慣。”

近年來,張軍先后榮獲新華社中國網事“感動2021人物”、安徽慈善獎“慈善楷模個人”等榮譽。作為一名農工黨黨員,張軍還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參加提案調研課題,在一批優秀農工黨黨員帶領下。多次參與實地走訪與調研,撰寫調研報告,積極建言獻策。

張軍說,他相信“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相信,有行動,就會有改變。“這些年,公益活動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感動和思考,其實踏踏實實、一點一滴地做公益,為的不是鮮花和掌聲,只為一份踏實和心安。”張軍說,這也是所有和他一起做公益的伙伴們共同的心聲。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乐安县| 方城县| 老河口市| 塔河县| 甘德县| 宁阳县| 青阳县| 青河县| 安陆市| 沂水县| 金湖县| 彩票| 交口县| 泽库县| 靖宇县| 来宾市| 莱西市| 贵南县| 梨树县| 沂水县| 南部县| 安龙县| 黔东| 房产| 永兴县| 梁山县| 舞阳县| 舒兰市| 云和县| 民和| 理塘县| 鄂尔多斯市| 桐柏县| 长岭县| 新密市| 永仁县| 奎屯市| 木里| 台安县|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