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人次在線觀看安慶市述法網絡直播,15萬人次參與六安市述法報告網絡投票……一場場面向公眾開展的現場述法,不僅是開門接受群眾監督的具體行動,更是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情況的“體檢表”,亮出的是一份份2023年度安徽各地法治建設的“成績單”。
近年來,安徽以省級層面示范帶動為引領,堅持“述、考、評、督、責”聯動發力,壓緊壓實各級黨委(黨組)法治建設領導責任,狠抓《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落地落實,省管干部和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書面述法工作實現全覆蓋,現場述法步入常態化,述法工作質效持續提升。
實現應述盡述
安徽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起于安慶。2019年1月,安徽省在安慶市試點部署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并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此后,述法工作在全省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以及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門或者工作機構主要負責人年終述職時全面鋪開。
2022年5月7日,在安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首次開展了省管領導干部述法。在省級層面示范引領下,全面實施領導干部年度書面述法與專題集中述法相統一的工作模式,全省述法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實現了應述盡述。目前,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書面述法工作實現全覆蓋,全省16個市、104個縣(市、區)全部開展會議現場述法。其中,11名市委書記、48名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對述法工作作出批示或主持述法會議、進行工作點評。合肥、蚌埠等市組織開發區召開述法評議會議,亳州市將10家市屬國有企業納入述法范圍。
此外,安徽各地還結合實際將述法工作向鄉鎮街道拓展延伸,已有28個縣(市、區)實現所轄鄉鎮(街道)現場述法全覆蓋,405個鄉鎮(街道)組織開展了現場述法。
“省委書記韓俊審閱了2022年度省管領導干部點評述法問題整改情況報告,近期還將主持召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聽取19名省管干部述法。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省委依法治省辦主任虞愛華審定了2023年度省管干部述法方案。”安徽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羅建華介紹說,即將開展的省管干部述法,將首次采取“現場述法+書面報告”形式,并現場對述法者的履職情況逐一點評,以提升“關鍵少數”的述法成效。
突出問題導向
為避免述法內容浮在表面、面面俱到、蜻蜓點水、敷衍了事,確保述法有內容、有思考、有辨識度,安徽省委依法治省辦進一步規范了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評議工作。省、市、縣三級結合實際制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并進行動態調整。
“省委依法治省辦聯合省高級人民法院將‘解決執行難’列入述法職責清單內容。各市結合年度法治建設重點任務,優化調整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府檢’‘府院’聯動、履約踐諾等清單內容。”安徽省委依法治省辦成員、省司法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張國安說,各級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辦事機構普遍建立了述法報告預審制度,對述法報告質量嚴格審核把關,確保述法在規定內容“保證有”基礎上還要“述得準”。
突出問題導向,問題見人見事,謀舉措務實管用,是安徽開展述法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
比如,在2023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中,蕪湖市聚焦“問題主線”把問題導向貫穿于述法工作全過程,將省委依法治省辦法治督察反饋問題、全市開展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實地督察發現的問題、行政復議糾錯和行政訴訟敗訴情況,作為述法的重點,要求述法時進行深剖析、談認識、提思路、謀舉措,做到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述、追著問題改,以述法工作推動法治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
六安市委依法治市辦則在述法會議召開前,會同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等單位協調配合,提前摸排各現場述法單位普法責任落實、依法決策、行政復議應訴、推進解決執行難、檢察建議落實、政府履約踐諾、領導班子違法違紀等方面履行情況,真實反映主要負責人推進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為民主測評提供科學參考,提高述法評議精準度。
在結合實際、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安徽省委依法治省辦鼓勵各地對述法主體范圍、重點內容、組織形式、評議規則等進行積極探索,形成相對固定的述法工作程序。要求各地要有序擴大公眾參與,支持采取網絡直播、電視問政等方式,擴大社會公眾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職責情況的了解,讓人民群眾來監督和評價,倒逼提高述法質效。
擴大公眾參與
一場述法,就是一次全方位的法治“體檢”,尤其在公眾線上線下全過程監督下,“各項指標”公開透明,來不得半點虛假,更別說作弊過關了。
安徽各地建立了嚴格的述法評議體系。在評議人員組成上,不斷擴大公眾參與,在“一代表兩委員”、專家學者、基層群眾代表基礎上,增加媒體記者、企業代表、法治督察員、營商環境體驗員、村(居)“法律明白人”等加入評議團現場評議。在評議形式上,不斷完善“線上+線下”“述法+點評”模式,增加現場質詢環節,進行“面對面”問政,推行“專家+領導”現場雙點評,設置記者提問環節,或以無記名方式評價打分。在評價結果運用上,要求將“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寫入述責述廉報告,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重要內容等;強化述法工作協同,加強與紀委監委機關、黨委組織部門對接,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職責情況、法治建設工作實績等評價結果與干部考核、獎懲有機結合,倒逼“關鍵少數”把法治建設職責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六安、安慶等地對述法工作還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如創新建立“留級制”,上一年度會議述法上測評得分排名后三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需要在本年度述法會議上繼續參加述法,充分發揮述法評議“杠桿”作用,通過“小述法”推動“大法治”。
述法不能“一述了之”,為做好述法工作“后半篇文章”,安徽自上而下建立述法工作問題清單,明確整改要求、整改時限,把述法發現的問題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列入法治督察、政治督察的內容,以更高標準鞏固法治建設成效。
“我們將在開門述法上下功夫,完善述法流程,進一步擴大公眾參與;在提升述法質效上下功夫,嚴把述法質量關、評議關、整改關,持續推動述法工作走深走實;在強化結果運用上下功夫,優化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中‘法治’指標設計,持續推動法治考核評價更加客觀公正、精準科學、簡便易行,增強述法工作的針對性、精準度以及考核的融合性,切實發揮述法評議總結工作、接受監督、發現問題、督促整改作用。”羅建華說。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