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王現偉無微不至的照料,不僅保住了劉粹紅生命,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幸福也寫在了她的臉上。【資料圖】
軍人心 家國情——記全國道德模范、安徽某預備役團副參謀長王現偉
1994年,剛確立戀愛關系的劉粹紅第一次跟王現偉回河南老家,看著全村最破的草房和嘮嘮叨叨神志不太清醒的現偉媽,拍了拍褲子上的土,說:“我沒意見。”
王現偉心里美滋滋的。
2006年,5張寫著劉粹紅名字的病危通知書刀子似的飛在王現偉胸口上,“爆發性全身血栓”被醫生簡單解釋為:搶救沒有意義,救活了也差不多是植物人。
倚著醫院的墻滑下去又撐起身的王現偉抹了把眼淚:“救。成了植物人我照顧她。”
積蓄花光了,人還是不醒。連岳父母都勸:“算了。”
王現偉搖頭:“花錢費力,我沒意見——只要她活。”
日子·用心捧著過
劉粹紅醒了,也癱了:不能動彈、不能言語、急了就瞪眼睛,喉嚨里發出咕嚕聲。
日子比想象的難過。
先是吃飯。神經受損的劉粹紅嘴巴合不攏,沒辦法咀嚼。王現偉把所有飯菜嚼碎了咬爛了抿成糊糊,一勺勺送進妻子嘴里。
生病前,劉粹紅只愛蔬菜水果,不愛吃肉,一直順著妻子意的王現偉“硬氣”起來:買純瘦肉,配上青菜,想法子做出好味道。
人不能動,小事也成了難事。住院時不能洗頭,王現偉用毛巾沾濕妻子的頭發,打上洗發水,再拿濕毛巾一遍遍擦干凈。出院了,還不能站立的妻子被王現偉帶到夫妻浴池,浴室濕滑,他用身體撐著妻子,一旦滑倒,自己先墊下去。
病倒后不能自由活動也不能說話,本來就是急性子的粹紅,性格愈發敏感急躁。早上就算自己來不及抹上一把臉,王現偉也要細致地慢慢地把妻子的臉擦干凈,涂上面霜——哪怕她一天都不出門。“一時著了急擦得快,她會疑心我不用心,不在意她。”夜里就更不敢睡得太實,“萬一她叫我,聽不見咋辦?”
“苦一天樂一天都是過,咋不過得高興點兒?”睡不穩吃不好,王現偉也始終樂呵呵,“我高興了,粹紅看著我也高興。”
每天,他都要給妻子做按摩。有個念想始終存在他心里:讓粹紅站起來,走起來,像從前一樣跌倒在碎石子路上拍拍衣服就能爬起來。
“她就像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咋能讓自己有一塊兒不能動?”
慢慢地,粹紅四肢有了知覺,又過了一段,能在攙扶下站起來,再后來,能扶著墻自己走路了。
她發短信給他:“老公,是你延長了我的生命,我承你的情。”
王現偉看得眼圈發紅,短信和寫字,是不能說話的妻子常用的表達方式。此前他看多了這樣的字條:“我不能拖累你”“我們離婚吧”。
不止是妻子,朋友、同事、鄰居……甚至岳父岳母都狠下心來推他:“你還年輕,再找一個。”
王現偉扯條毛巾給岳母擦眼淚:“她是我媳婦,是孩子的媽,我不能不管她。”
往事,放電影似的一遍遍在王現偉腦中重演——
破草屋前笑著拉他的手的姑娘、結婚當天鋸木板當飯桌的新娘子、一倒班就跑回老家服侍公婆的媳婦、流產后冒生命危險也要再要個孩子的妻子……
“粹紅特別善良,她對我有恩。”王現偉說自己不太善于總結,“缺點也不是沒有,脾氣急,愛撒嬌。”
王現偉記得新婚時還在妻子“脅迫”下寫過保證書。“大概寫得就是不離不棄一類的話。”他說,保證書早找不見了,“兩口子過日子,還用這個?”
一口一勺,1千多個日夜,劉粹紅得到王現偉的精心照料。【資料圖】
好兵·用心闖著當
2007年4月,王現偉來到安徽預備役師工作。
“拖家帶口,能干好工作?”新單位的戰友中有人下意識地把他當成組織甩下來的“包袱”。
王現偉最怕這個,他一直想當個好兵。
其實,他一直都是個好兵。
新兵入伍,別人做100個仰臥起坐,他做200個,五公里跑別人輕裝,他就綁沙袋。新兵連結束,他訓練科目全優,3個單項全連第一。
他家貧輟學,學歷不高,分到人人都有通信專長的通信營,心里起急。王現偉白天練技術,晚上貓被窩里看書,隔年,以全團第一的成績被保送去學習。
來到預備役團沒多久,王現偉就帶著民兵戰士張春輝跑整組。
張春輝發現這個代理營長有點“不同”:別人搞整組名單一拿屁股一拍就走,王現偉搭個小破車,下到村里、戶里挨個核對。
阜南的泥渣路不好走,還常翻車,張春輝邊推車邊鬧情緒:“很簡單的事,搞這么復雜!”
回頭一訓練分組搞業務,好處就現出來了:“他情況掌握得全面,誰是什么兵種,干什么業務,有什么特長,每個人都能發揮優勢。”步兵出身的張春輝在訓練中負責搞地形地貌訓練,團里有炮,當過瞄準手的退伍軍人也有了用武之地。
王現偉還有一點古怪:不管早上來多早,晚上熬多晚,他都不肯在村里住。
深秋早晚都涼,每天往返三四個小時,眉間凝霜、頭上頂月的王現偉,從來都是形色匆匆,滿身是汗。
“后來才知道他要照顧妻子。”張春輝說,“我們都嚇了一跳:天天高高興興的,脾氣性格好得很,工作也不耽誤,誰想他肩上有這么重個擔子。”
部隊地處皖北平原,千里淮河穿境而過。汛期一到,王現偉就把妻子托付給親戚,駕著沖鋒舟沖在抗洪搶險一線。
漂在淮河上的小舟輕得像片樹葉。“水特別大,特別深,水下有墳頭,有石碑,樹上還有蛇。沖鋒舟速度快,很危險。”張春輝說,老百姓和物資的轉移都靠沖鋒舟,王現偉中午常常顧不上吃飯,一直忙到天黑看不見路為止。
葉子似的小舟重心落在人心上。洪水退后,潁上縣的農民敲鑼打鼓送來錦旗,王現偉的臉比旗子還紅:“當個兵,做這些還不是應該的?”
“他不但沒有因為家庭耽誤工作,相反,還把工作干得十分出色。” 阜陽預備役團政委朱顯清說,王現偉不但有干勁兒,更有頭腦。
“去年5月團里搞演練,他提出的訓練反思和建議很有建設性。預備役師師長朱學山看到了,專門組織各團團長學習,還依此細化了戰備訓練方案。”
報摘剪貼和學習筆記做了十幾本,軍事學術論文發表12篇,通過自考取得本科文憑,帶出業務骨干120余名,4次被評為“優秀四會教練員”……部隊里沒人再把王現偉當“包袱”——大家說,這是個實打實的好兵。
王現偉用真情感動了妻子,劉粹紅多次在紙上寫下:“你是個好人!”、“我不想拖累你!”、“咱們離婚吧!”等心聲。【資料圖】
大愛·用心傳四方
第一次走進郭武川的家,王現偉的心都揪緊了。
生了銹的鐵床,咯吱響的椅子,朽得都快散架子的老式衣柜——這個租住房里的每一件家什,都破得像拍老電影的道具。
兩張臉愁成了苦瓜:夫妻倆都是下崗職工,前年郭武川患心臟病,為治病連房子都賣了。兒子郭金鼎考上天津醫科大學,學費還沒著落。
王現偉太知道這苦處了。當年家徒四壁,母親多想讓自己讀書啊!可為了給母親治病,年少的他一步三回頭地離了學校進了煤礦。
沒幾天,王現偉把1萬元錢塞到郭武川手上,這是他“阜陽預備役團愛心基金”的一部分,基金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一共有5萬元。
其實,有那么一刻,王現偉也想聽從眾人的勸告,留下錢,把日子過得再寬綽點兒。
他心里糾結,就跟妻子講:“咱債務差不多還完了,拿捐款幫幫別人,中不?”
粹紅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支持你。
王現偉樂了,他知道,最苦最難時大家的幫扶,粹紅跟他一樣,都記在心里了。
“粹紅搶救時,醫院院長批示減免所有檢查費、化驗費;她不能吃高脂肪的肥肉,每次賣肉的師傅都直接剔好了精肉賣給我;還有個常年跑阜陽到平頂山客運專線的司機王師傅專程跑到我家,說:‘需要就打我手機,我免費把你們送到老家門口……’”
王現偉說,自己其實也沒想象得那么樂觀堅強,“扛不住時,也摔過凳子”。但是領導、戰友和社會各界的愛,讓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單無助:有人陪伴自己,也有人需要自己陪伴。
愛與被愛,都是一種幸福。
今年8月,王現偉的愛心接力棒傳到了更需要它的地方:阜陽市社會兒童福利院。
聽說孩子們床不夠住,他找到鋼床加工廠,訂了24張床。
他對孩子的感情特殊:這么多年,唯一對不住的人,就是兒子。“我把所有的心都放在他媽媽身上,要是給粹紅一百分的關照,那孩子身上,連一分都沒有。”
為了照顧粹紅,兒子被送到河南老家,近年才被接回身邊。心情低落時,王現偉有時還沖兒子發脾氣。“他去跟姥姥告狀,說我爸對誰都沒脾氣,就跟我有脾氣。”王現偉笑笑,有點兒不好意思。
懂事的兒子已經能幫著照料媽媽,上學期英語考了全班第二,王現偉高興壞了。
虧欠兒子的最簡單的愛和幸福,王現偉一起補給了兒子和福利院沒有父母的殘疾兒童。
前些天,鋼床送到了福利院,孩子們住上了結實環保的新床。院長楊衛峰說,王現偉送來的床讓自己添了一個心愿:院里康復人員都能像王現偉那樣,用真心真情去照顧、撫養孩子。“我相信,有心有愛,我們也能創造更多的生命奇跡。”(張寶印、李大偉、趙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