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生活困難的哈薩克族患者烏拉孜一家 2009年7月11日 馬愛國 攝
56歲的四川人莊仕華在新疆工作生活了38年,仍是一副蜀人模樣:個子不高,皮膚白皙,說話輕聲細語。
這或許和他的職業有關:武警新疆總隊醫院肝膽外科專家——作為這所部隊醫院的院長,他更喜歡向人提起自己的醫生職業,而非職務。
一年四季,除了開會、回家,莊仕華總是喜歡穿白大褂。他給自己的定位是醫生,當一輩子醫生。
莊仕華的外公是名老中醫,母親也跟著學了一點。小時候,他常常看到母親采來中草藥免費給鄉親看病,到了飯點,還留病人在家吃飯。
“醫生給予病人的,首先是心、語言,然后才是藥草。”從18歲離開家鄉入伍參軍、立志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那天起,在莊仕華看來,每天都要和生命打交道的醫生,必須把病人生命當作自己的生命,把病人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
年輕時,莊仕華就惹人注意:病人喊輸液瓶里快沒液體了,他跑過來批評護士不盡心,態度不好;有了病人,即使自己不是主治醫生,也會上前幫忙,平時還搶著干一些護理工作……
“就他愛管‘閑事’!”和莊仕華一起共事20多年的肝膽外科中心護士長于曉萍笑著回憶說,“當年護士們只要聽到和莊醫生一起值班,都覺得痛苦。一個普通醫生,管的比院領導還寬,大伙私下里給他起了個外號‘裝老大’。”
看到莊仕華從自家給病人提飯吃,有的醫務人員悄悄嘀咕:小莊醫生不務正業,拉關系,看病就看病,干嗎這么做……
面對風言風語,莊仕華自我調節:“如果這么做是對的,那就堅持下去。有人說作秀,那我就作一輩子秀給他看看!”
那些年,莊仕華年年立功,年年被評為學雷鋒積極分子。
1984年,一位84歲的腸梗阻患者,因為腸子壞死,大便排不出來,臭氣熏天。當時只有29歲的莊仕華,天天跪在床邊給老人掏大便。7個月后,老人該出院的那天,正好醫院大外科交完班,當著七八十人的面,老人突然跪在莊仕華面前,泣不成聲地說:“莊醫生,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那一刻,莊仕華簡直不相信眼前這一幕是真的,他趕緊跪下來,緊緊抱起老人,眼淚不可遏制地往外淌……
“院長,來了一位急診病人,情況危急。”2005年12月20日晚,值班醫生在電話里急促報告,“病人是從別處轉過來的,因手術失敗出現了急行腹膜炎。”
“我馬上到手術室。”莊仕華三步并作兩步向手術室跑去。
病人叫哈力旦,中毒性休克導致重度昏迷,高燒41攝氏度,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此時,手術室外,她的丈夫亞森·買買提卻突然抽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在樓道里高聲叫嚷:“我妻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就和你們拼了!”
原來,在醫托哄騙下他們曾到一家私人診所進行手術,沒想到手術失敗……
手術成功后,莊仕華每天都要去病房看看,哈力旦的女兒蘇買婭喜歡吃核桃,他每次都不忘在口袋里裝幾個核桃。哈力旦痊愈出院時,亞森·買買提讓女兒認莊仕華做“阿達”(維吾爾語:爸爸),還為女兒取了一個漢族名字:甜甜。
從此,每逢年節,莊仕華總能接到干女兒甜甜打來的問候電話。
人們常說,從踏進醫院大門開始,醫生,就是病人心目中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為了不辜負這份相托,多年來,對上門求醫的患者,莊仕華從不因病情嚴重風險大而拒收,不因患者交不起費用而拖延。
從陜西來到新疆打工的膽結石患者王義林,口袋里當時只有200多元錢,莊仕華讓他先治病,一年后再補交欠費;喀什市維吾爾族大娘坎巴爾汗,帶著攢下的1500元錢到醫院做膽結石手術,莊仕華帶頭為老人捐款2050元。出院時,又為大娘買好回家車票。
2007年一個寒冷的冬日,102歲的劉啟華老人膽結石發作,疼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膽囊里全是結石,還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心率失常、肺氣腫等并發癥。
此前,莊仕華從未給百歲老人做過手術。是手術?還是保守治療?莊仕華猶豫不決。不做手術,老人繼續痛苦,做手術,風險太大。
看著老人被病痛折磨的樣子,莊仕華召集各科專家,對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險情進行研究,制訂了詳細方案。手術中險情一再發生,老人的血壓一度降到高壓70、收縮壓40,按照預定方案科學處理,莊仕華和醫護人員成功完成了手術。
隨著莊仕華手術越來越精湛,名氣越來越大,以各種優厚條件“挖”他的人越來越多。
2001年3月,一位香港老板專程到新疆,提出自己投資1600萬元開辦專科醫院,以年薪百萬元聘請莊仕華;有的私人醫院找到他說,只要答應醫院招牌上寫上“技術顧問莊仕華”這7個字,一年就給他5萬元錢。
私下里,有人給莊仕華算了一筆賬:在那些醫院做一例手術,利潤差不多可以拿到4000塊錢,按照目前已經做了10萬多例腹腔鏡下膽囊剝離手術的數量來算,至少也是億萬富翁了。
可在莊仕華看來,與金錢相比,看到患者病愈后的笑臉,那才是一個人民醫生最大的財富!
面對紛至沓來的誘惑,莊仕華一一謝絕。
整整30年過去了,莊仕華還清晰地記得自己收到的第一面錦旗:1981年3月25日,從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后剛當醫生第一個月,一個叫王利平的燙傷病人出院后,扯了一塊紅布,親手用黃油漆寫道:感謝莊醫生的救命之恩。
而今,莊仕華共收到一萬多面錦旗,幾乎每天一面。
這些年,莊仕華每天早晨都要提前一小時到醫院,反復看片,做好手術前準備;冬天還要用雙手捂熱聽診器,才給病人查體。
這些年,莊仕華煙酒不沾,他說,喝了酒,手會抖,病人會疼……
“當個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的醫生,是我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穿行在醫院一道道掛滿鮮紅錦旗的走廊里,莊仕華的心里,溢滿溫暖。(張東波、王玉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