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孟祥民生前組織關停一硫酸鎂土小企業。
4月18日上午,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朋友、科萊恩染化料公司大中華區市場總監肯思·巴頓來到淄川談完合作事宜,聳了聳鼻子說:你們這里的空氣一年比一年好,幾乎聞不到異味了。魯泰公司總經理劉子斌說:不僅空氣好了,河里的水也清了。他接著說:為了修復生態環境,一位環保職工為此過早地獻出了生命。下午,他的首場事跡報告會將在公司大禮堂舉行。肯思·巴頓站起來崇敬地說:這樣的勇士,我敬佩。
這位勇士,名叫孟祥民。2011年7月24日,年僅47歲的孟祥民離開了他所熱愛的環保事業。一個月后,省委追授他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2月,國家環保部和山東省號召廣泛開展向“環保衛士”孟祥民學習活動。
“哪里最難、哪里最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2011年,淄博成為山東省第3個、全國第16個工業產值過萬億的城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發展過程中,也累積了許多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以石化、冶金、建材、醫藥等為主導的重化工產業結構,導致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成為制約淄博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淄博市痛下決心,不等不靠,主動轉型,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命門”來抓,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打響了一個又一個環境綜合治理的攻堅戰。
1996年,孟祥民從部隊轉業到淄博市環保局淄川分局,正趕上環保工作最艱難、任務最繁重的時期。領導問他對工作有什么要求,孟祥民說:“咱是黨員,又是當過兵的人,哪里最困難、哪里最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就這樣,他被安排在了環境監管崗位上。
淄川區環保監管企業近3000家,而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只有20余人。孟祥民和他的同事們只能全時段、全天候地堅守在一線。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淄博市對重點企業、重點流域實現了自動監控。有的同志就認為現在都裝上了在線監控設備,再進行深夜蹲守多此一舉,孟祥民說:“儀器設備再先進,也代替不了人的責任心。”
2007年的一個冬夜,風雪交加,氣溫零下十幾度,一家被列入重點監管名單的化工企業,借著惡劣天氣偷排酸性廢水,凌晨被蹲守多時的孟祥民和同事逮了個正著。面對突然出現在排污現場的孟祥民,企業老板十分驚訝:這么冷的天,這么晚了,你們從哪里冒出來的?孟祥民嚴肅地說:“天冷算什么?只要污染環境,別說下雪,就是下刀子,我們也會來的!”
從事環保工作15年,孟祥民只請過一次事假。2008年的一天,局里安排孟祥民關停當地兩家土小企業。一向爽快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遲疑。任務完成后,同事們發現他似乎有些不安,像是牽掛著什么。原來,他的父母從老家曲阜來看他,到了半夜老父親突感不適,孟祥民打算天亮了陪父親去醫院看病。誰知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受了任務。為了不耽誤工作,孟祥民讓妻子先帶父親去了醫院,行動結束后才請了假,急匆匆趕去照顧已經住院的父親。
一個人,負責任地干一兩件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干啥事都盡職盡責。孟祥民在環保一線輪換過7個崗位,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用15年的堅守與擔當,詮釋了當代環保人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老孟真不簡單,能頂個工程師”
環保與企業似乎是“天敵”——環保局總是盯著企業,而企業總是認為環保就是給企業出難題、增加企業成本的。因而,只要孟祥民一到企業,他們就會說:挑刺兒的又來啦!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環保處主任車普保告訴記者:七八年過去了,我們終于明白,環保和企業不是冤家對頭,是一家人。孟祥民這樣的環保人,就是企業發展的貼心人。
魯泰公司曾是一家幾百人的棉紡廠。老的污水處理站,工藝落后,污水處理勉強達標。孟祥民隔三岔五就來企業檢查。2009年初,公司決定新上一個色織布擴建項目,孟祥民對項目資料仔細審閱后,建議拆除老污水處理站,建設一座新的污水處理站。公司聽從了他的建議,決定新建一座日處理能力6000立方的污水處理站,但孟祥民又建議他們建設1萬立方的。他說:只有為環保預留空間,企業才能有發展空間。事實證明,新的污水處理站投入運行后,投資雖然增加了,但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了保障。現在,海外客商下訂單,先看企業環保好不好,魯泰公司正是得力于孟祥民當初的建議,產品才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色織布生產企業。
魯中耐火材料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因為環保不達標,投資建設的方窯運行不到半年,就上了限期治理的名單,投資眼看就要泡湯。就在企業一籌莫展的時候,孟祥民主動找上門來,反復研究工藝流程,利用掌握的環保知識,幫助企業上馬了全區第一家天然氣隧道窯,企業既達到了排放標準,又提高了經濟效益。企業老板由衷地贊嘆:“老孟真不簡單,能頂個工程師!”
“想干好環境,自己首先得是條硬漢子”
環保工作最難最重的是執法,孟祥民常說:想干好環保,自己首先得是條硬漢子!
淄川區羅村環保站轄區內曾經有大大小小800座硫磺爐、300多座小石灰窯、20多家小煉鐵、30多家石料碎粉廠,是淄川區污染最嚴重的區域。2004年,淄川分局任命孟祥民擔任羅村鎮站長,派他去啃這塊“硬骨頭”。這些土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對業主來說,一旦關停,不僅斷了財路,而且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的投資就打了水漂。違法者對執法人員阻撓、謾罵、威脅時有發生,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以暴抗法。
在一次依法關停取締土小企業的專項行動中,孟祥民和同事遭到了一家業主的蠻橫阻撓。他們仗著人多勢眾,手拿磚頭、棍棒,氣勢洶洶地喊:“誰敢過來,就打死誰!”。危急時刻,孟祥民上前一步,大聲說道:“你們違法生產,還要暴力抗法,知道這樣做的嚴重后果嗎?”違法者根本不聽他的,還把棍棒舉了起來。孟祥民毫不畏懼:“大家都是淄川人,你們的父母、孩子都在這兒,為了自己致富,讓周圍的老百姓倒霉,自己的親人也跟著遭殃,這樣的昧心錢,你們花得能安心嗎?”在正義面前,違法業主最終拆除了相關設施。
這樣危險的情況孟祥民時常遇到。2009年4月,淄川污水處理廠連續幾天進水超標,為查明原因,孟祥民帶領夜查組,順著管線逐一排查。巡查中發現一輛罐車開進了院子,關上了大門。有著豐富監察經驗的孟祥民立即意識到這輛罐車有問題,他翻上2米高的院墻,發現有人在利用觀察井偷排廢水。立即回頭告訴同事報警,自己則跳到院內。見孟祥民突然出現,違法人員先是嚇了一跳,繼而對他進行恐嚇,還將籠子里的狗放出來。孟祥民躲閃不及,小腿被狗咬得鮮血直流。但他毫不退縮,堅持與違法者周旋,硬是等到外面的同事進來,和隨后趕到的警方一起,將違法排污者繩之以法。
妻子劉愛清經常囑咐:咱的身子可不是鐵打的,你得學會保護啊!孟祥民總是笑著說:其實我并不是不怕打、不怕罵,身體受傷我也覺得疼,被別人罵狠了我心里也氣得慌,但是,關鍵時刻硬不起來就無法執法,環境不能改變老百姓不饒我們啊!
“吃了企業的飯,有些事情就說不清了”
要想干好環保,不光要自身硬還得自身凈。
在淄川區企業界,孟祥民的自律是出了名的,因為他連吃頓飯的機會也不給你。車普保跟孟祥民處出了感情,每次孟祥民來公司檢查,都是干完工作帶人就走。車普保多次留他們在公司吃個便飯,孟祥民每次都說:“普保,咱倆是老朋友,但你的企業環保歸我監管,吃了你們企業的飯,有些事情就說不清了,等哪一天有空了,我請你。”
孟祥民家里并不寬裕,特別是他生病后,更是捉襟見肘。女兒考上大學的時候,聽說連學費都要找親戚湊。而魯泰公司每年都拿出幾百萬元,捐助貧困學生和孤寡老人。車普保希望讓孟祥民也申請一份,幾天過去了仍不見回話,就打電話問他。孟祥民說:“謝謝你了,普保,還是算了吧。”車普保說:“我們公司設的這個基金,又不是專門對你女兒的,你還顧慮什么?”孟祥民說:“暫時的困難我能解決,還是讓給更需要的人吧。”
妻子劉愛清曾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工作。有一次,公司因自身環保問題想讓孟祥民關照一下,他一聽就發火了:“要是照顧了你們,法律不就成了一張白紙!”后來劉愛清下崗了,一直沒有再就業,她有會計資格證,而孟祥民又監管那么多企業,跟人家說一下,找份工作不難,但孟祥民謝絕了一切“招聘”。女兒覺得這對媽媽太不公平,多次跟爸爸“理論”,孟祥民總是以沉默應對。劉愛清理解孟祥民的心,對女兒說:“你爸是怕我拖他的后腿,影響他環保執法。”
孟祥民的弟弟在家務農,四處打工。曾經由父母出面多次找他幫著跟企業搭個話,找份憑自己力氣吃飯的稍微穩定點的營生。孟祥民答應歸答應,可就是沒動靜。弟弟覺得哥哥幾近六親不認。其實,妻子因他而失業,他豈不愧疚?看著親兄弟四處輾轉奔波,他怎能不心疼?但是,他寧肯讓自己的親人多受點苦,也不愿意讓執法的“鐵律”受到一點點挫傷!后來,弟弟理解了:他的哥哥,站得直,苦得值!
“還有幾項工作沒收好尾,我想等病好了,再回去上班”
長期超負荷工作,生活飲食不規律,加之經常身處有毒有害環境,使孟祥民的身體嚴重透支。2008年10月,孟祥民病倒了,醫院確診為結腸癌!當時,正值環保“零點行動”的關鍵時期,監察一科要負責20多家重點企業的監管整治,工作量非常大。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他毅然決定延期手術。
2010年,山東提出了年底前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的目標。淄博市決定對境內的孝婦河進行全面綜合整治。正在住院接受化療的孟祥民,得知這一消息后,沉不住氣了。他瞞著醫生跑出了醫院,到單位請戰:“我對孝婦河排污情況最了解,這個行動不能少了我!”看到他態度堅決,加之局里確實人手不夠用,局領導既心疼又感動,很不情愿地同意了他的請求。
一連兩天,孟祥民頂著烈日,沿河徒步走完了孝婦河淄川境內30多公里河段。一天下來,健康人都覺得渾身跟散了架似的,可是正在化療的孟祥民,硬是拖著病弱的身軀,頑強地支撐到最后。任務結束后,孟祥民累得像脫了一層皮,身體更加消瘦。領導和同事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勸他,要少工作,多休息。他卻說:“沒事!我身體挺得住,這點工作沒什么!”
2011年春節后,孟祥民的病情再度惡化,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全身擴散,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療。領導和同事去看他,勸他安心養病,別老惦記著工作,并問他還有什么心愿,他一臉平靜地說,“沒有要求,就是,還有幾項工作沒收好尾,我想等病好了,再回去上班。”7月中旬,孟祥民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同事們趕緊把他的父母從老家接過來。當看到臉色灰黑、眼窩深陷、瘦得皮包骨頭的孟祥民時,母親心疼地喊了一聲:“兒啊!”就暈倒在病床前。
彌留之際,老孟很想再多看父母幾眼,卻又不忍心讓年邁的老人看著自己離開人世,他一遍遍地催促父母:“走吧,走吧……”,老父親貼著他的臉說:“走啦,走啦。”可父子倆的手一直攥著,誰也不肯松開…… (姜國樂、王亞楠、馬景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