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身處膽囊癌晚期的太和縣政法委原副書記苗為民簽下了承諾書,去世后將捐出遺體器官,并將自家農村祖宅、自己的5000元積蓄捐出來辦兒童圖書室,作為自己的一份特殊黨費。
2012年4月10日上午5時20分,苗為民老人在太和縣人民醫院平靜辭世。 4月12日,苗為民同志遺體告別及遺體器官捐獻儀式在太和縣殯儀館舉行,苗為民眼角膜被成功摘取,遺體被送往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安醫大接收站,苗為民的遺愿順利完成,交上了他人生最后一筆特殊黨費。
“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我要奉獻自己的一切”
苗為民,原名苗弼廷,1934年出生于太和農村,1955年畢業于阜陽師范學校,畢業后因學習成績優異,被安徽省教育廳抽調培訓,而后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后留校任教。
1962年,時年28歲的苗弼廷作出了一個讓家人和學校都無法理解的決定:毅然回到太和,支持家鄉教育。回鄉后,他將姓名改為“苗為民”,先后在宮集、墳臺等鄉鎮中學教書。
苗為民腦海里,從沒有為自己謀利的想法,他總是把別人利益放在前面。改革開放后,村里土地包產到戶,苗為民家里分到了6口人的土地,后來土地二輪承包時,苗為民說,家里人都搬到了縣城,不能和其他人爭地,就放棄了在村里的土地。
盡管如此,村里有什么事情,苗為民還是盡心盡力給予幫助。趙寨村委會主任安朝陽告訴記者,1997年,村里興建東方小學,資金困難,苗為民聽說后,二話沒說就從工資里捐了1000元,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2011年10月,77歲的苗為民查出患有膽囊癌,已進入晚期。今年初,在他一再追問下,家人透露了他的病情。苗為民要求回農村老家再看最后一眼。在家鄉,他看到農村孩子沒有課外讀書的地方,心里很難受。苗為民和老伴商量,將農村老家的祖宅捐給村里做圖書閱覽室,再出錢給孩子們買些課外書,盡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
就是那一次回家,苗為民碰到了村里90歲的老黨員趙廣旭。趙廣旭回憶,當時苗為民身體已極度虛弱,他對自己說:“叔,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現在我不行了,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和人民。祖宅捐給村里了,但是我還有個心愿沒完成,村里的路一直沒修,這下我辦不成了。 ”
苗為民一生清廉,從不利用職權為家庭和子女謀取私利。 5個子女都自食其力,小女兒至今仍是下崗工人。
苗為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無論金錢、青春、身體,還是子女、房產,他把一切都奉獻了出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他對黨無限的忠誠,對人民無限的熱愛。
“有生之年,我將盡職盡責,為實現自己的入黨誓言而奮斗! ”
1982年,苗為民被調入太和縣司法局。經過不懈努力,他成為安徽省恢復律師制度后考取律師資格證的第一人。 1983年在一次押解罪犯的途中,車輛遇到突發情況,苗為民奮不顧身控制欲趁亂逃脫的罪犯,導致左臂粉碎性骨折,落下終身殘疾。
1994年,苗為民從太和縣政法委副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后,發揮余熱當起了律師。在住院前,他還是安徽炎黃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在他任支書期間,炎黃所黨支部被評為全省縣域律師事務所唯一一家省級五好黨支部。
“苗為民提出來,律師事務所要加強黨的建設,履行社會責任,要求所里參與大調解、促進大和諧。”炎黃律師事務所主任徐立前告訴記者,在事務所的18年里,苗為民免費調解案件200多起。
劉超山是太和縣一位中年農民,在一次外出中,不幸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終生癱瘓。在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況下,劉超山找到了苗為民。苗為民主動幫助他向縣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批準后,又帶領本所一名年輕律師專門承辦該案。隨后,苗為民聯系到了縣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將劉超山送往合肥進行傷殘及三期護理的司法鑒定。經鑒定,劉超山的傷殘等級為一級,護理期限20年。鑒定結果出來后,苗為民主動與主辦案件的法官一起到保險公司、肇事車輛掛靠單位做調解工作,最終使劉超山獲得近三十萬元的賠償金。
苗為民有一句口頭禪:“要是能調解好一個案件,我能得勁幾天,吃飯睡覺都香;要是一個案件辦的不好,心里就得糾結幾天。 ”為了照顧弱勢群體,他從不收取法律咨詢費,連差旅費、材料費、通信費都是自掏腰包。
在炎黃律師事務所翻閱苗為民留下的厚厚一沓筆記時,一份筆記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那是2011年12月18日寫下的。當時他第一次住院接受膽囊切除手術,出院后他又回到了所里,寫下了一份個人工作總結,其中說:“住院月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人及黨支部的工作,出院后我又堅持上班,主持由縣委黨校給黨支部及全體律師宣講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主持召開支部會議研究2011年支部工作總結,制定2012年工作規劃。在有生之年,我將盡職盡責,為實現自己的入黨誓言而奮斗! ”
“他走了,但是他做的那些好事,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近段時間以來,苗為民的先進事跡被各級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新華網、新華每日電訊、騰訊、新浪、中安在線、安徽先鋒網等媒體相繼登載《“面對死亡,您是最美的人”:苗為民為何感動網絡? 》、《捐了祖宅捐自己,真無私者贏崇敬》等內容,引發網民廣泛關注。
阜陽市委發出號召,在全市上下開展向苗為民學習活動,學習他永葆先進、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堅守誓言、忠于職責的政治品格,意志堅強、昂揚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純潔性,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他在這么一個新時代的背景下,能夠以一名共產黨人的具體行為,去體現我們共產黨員應有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為我們基層干部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模范和學習的榜樣。 ”潁州區程集鎮黨委委員王標告訴記者。
“苗為民雖然走了,但是他有生之年為老百姓所做的那些事,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無論是機關干部,還是普通的市民百姓,提到苗為民,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安耀武、馮啟俊)
【短評】
堅守誓言赤誠為民
苗為民老人辭世一個月了,老人的高尚情懷一直感動著我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把捐器官作為上交最后一筆特殊黨費。從他的行動中,我們看到的是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私奉獻。
奉獻是什么?奉獻是一腔不求回報的熱情,一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忠誠是什么?忠誠是一種至死不渝的信念,一份俯仰天地的責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共產黨員,苗為民默默踐行著入黨誓言,詮釋了共產黨人的高尚與無私,贏得了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愛戴。
每一名共產黨員都需要從苗為民身上汲取力量,堅守誓言,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為建設美好安徽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