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黨建--時代先鋒

來源:人民網2012-05-11作者:

俗語云:隔行如隔山。然而,只要不懈地努力,再高的山峰也能攀登——對于她來說,前半生就已經翻越了兩座“大山”:31歲時,從醫生“轉身”變電工;一年后,又告別了變電設備,成為用電窗口的一位“光明天使”。此去經年,10多個春秋更迭,她不僅給千家萬戶帶去了明亮的夜晚,更用一片片愛心,讓無數殘疾人、孤寡老人的生活充滿了溫暖。

“活了半輩子,見慣了世事無常。老百姓不容易,我只是盡自己的一點力而已。”在她的見聞中,有惡兒媳為了趕走老婆婆,大熱的天,生生掐斷了電;也有身殘志堅的姑娘,拄著雙拐來到營業廳,請求給剛開辦的殘疾人互助協會安裝電表;還有在營業廳突發高血壓的八旬老人,在她的幫助下及時獲救,從此隔三差五輾轉換乘公交車,專程來看她……
她叫鄧玲,一個平凡但卻響亮的名字,合肥供電公司包河營業廳班長。在安徽電力系統中,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鄧玲工作法”,成為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工作機制并在全省加以推廣應用。而“鄧玲志愿者服務隊”,也早已成為合肥百姓身邊的“雷鋒”。

一回到座位上,鄧玲就有忙不完的事兒。

5月初,本網記者走進鄧玲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走進了她和她的朋友們的故事。工作上多一點主動,對待用戶多一份關愛,在細節中彰顯出來的“鄧玲精神”,如同華燈初上的夜晚,萬家燈火意闌珊……
營業廳里來了位“老祖宗”
“上個禮拜,‘老祖宗’才來過。家里電話打了沒人接,這會子指不定又去哪里溜達了,呵呵。”5月3日,在外忙了一上午的班長鄧玲剛回到合肥供電公司包河營業廳,同事們就告訴她這樣的話。
這位“老祖宗”何許人也?記者不禁好了奇。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講述中,這位可愛的“老祖宗”,已經被勾勒出了七八分的形象。
有一次,年過八旬的陳老太在營業廳交電費時突然發病,險些暈倒。彼時,正在大廳里忙碌的鄧玲,憑借著多年的從醫經驗判斷出陳老太是高血壓病發作,趕緊從急救箱中拿出降壓片,倒了水喂她服下,及時救了老太太。從那以后,老太太每個月都要轉乘公交車,專門來包河營業廳交費,然后就跟鄧玲她們話話家常、噓寒問暖,儼然是把包河營業廳當做了自己的另一個家。大廳里的姑娘小伙兒們也跟她打趣,一見面就“老祖宗”地喊上了。
“老祖宗可有意思了,到了咱們這兒,跟誰都不客氣。見了喜歡的小物件,比如紙巾呀什么的,就直接要。春節剛過,大冷的天還專門送來云片糕,說是要祝我們新年步步高。”
“老祖宗的房子,是租給別人做生意的。租房的人看她這么大歲數了,就提出每個月自己去交費,家門口就有營業廳。偏偏老祖宗不干,必須親自上門收了電費,然后倒幾趟公交車,專門來包河營業廳交費,為的就是看看咱們,來跟大家伙兒聚聚。”
說話間,鄧玲又一次次撥打“老祖宗”家里的座機。天氣熱了,“老祖宗”家里可還需要置備點啥?燈泡、燈管可有要更換的?后來,“老祖宗”的孫子接了電話,答應將鄧玲囑咐的話,一一向“老祖宗”轉達。
徐老師的午餐
坐在鄧玲的車里,記者隱隱約約聞到了酸酸咸咸的味道。問她,她笑著說:給徐老師買了點菜和調味品,正準備送去,幫他做頓飯。
徐先福,一位在車禍中失去雙腿的中年人。幾年前,他委托一位朋友幫忙到營業廳申請裝電表,自此與“鄧玲志愿者服務隊”結下不解之緣。癱瘓在床之后,徐先福依靠做一些家教維持生活,故而被鄧玲親切地稱為“徐老師”。

徐老師家客廳的燈太暗了,鄧玲這次給他換了個功率大的節能燈。

“徐老師的日子過得很清苦。他自己行動不便,必須請保姆照顧。每個月付了保姆的工資,生活費就很有限了。聽保姆沈阿姨說,徐老師每個月只許買一次肉,就五塊錢的,還得必須吃兩頓。”鄧玲停好了車,跟記者邊走邊聊,很快就到了徐老師家。
“徐老師,我們來看你了??蛷d的燈太暗了,這次給你帶了亮一點兒的來。”剛一走進客廳,鄧玲說話間就從包里拿出一個節能燈管,招呼保姆過來幫忙疊凳子,踩上去,把原來的燈泡換了下來。再一拽拉線開關,果然亮堂。保姆沈阿姨嘖嘖贊道:“真亮啊,這樣晚上找東西就清楚多了。”
趁著鄧玲與沈阿姨在廚房忙活的工夫,記者在徐老師家里轉了轉。這是一個普通的民居,從壁柜的顏色可以看出,裝修,估計是20年前的事了。家里也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但是倒也干凈整潔。碗柜里,除了洗刷干凈的碗筷,只有一小碗咸蘿卜,上面還放了半個饅頭。日子過得何其清苦,可見一斑。
“這么一大塊肉,夠吃兩三天的!還買了茭白哪!這菜現在可貴呢!”沈阿姨一邊洗菜,一邊欣喜地評價這些難得一見的食材。正在切菜的鄧玲一邊忙碌著,一邊囑咐沈阿姨:因為沒有冰箱,盛肉的盆要坐在涼水里保保鮮;春筍的外皮要扒干凈,還要用開水焯一下再炒……
10分鐘左右的功夫,動作麻利的鄧玲就做好了午餐:茭白炒雞肉、雜豆滑蝦仁,外加一個青菜柿子蛋湯。沈阿姨歡喜地盛了米飯,招呼徐老師過來吃飯??吹叫炖蠋熗浦喴纬鰜砹耍嚵嵊謳退麏A了菜,關照幾句雷雨天氣注意用電安全的話,這才放心地離開。

 “你用電,我用心”

如果說,用多一點點的愛心去關愛別人,是“鄧玲精神”帶給用電客戶的溫暖,那么,一個兩次跨行卻照樣拿“狀元”的鄧玲,足可以令電力專業出身的人由衷佩服,也正是這種“干一行就愛一行、愛一行就做到極致”、“你用電,我用心”的拼搏、奉獻精神,讓電力系統的“光明天使”更加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真正成了帶給人間更多光與暖的“天使”。
時光再回溯到17年前。1995年,為了照顧在合肥上學的兒子,鄧玲從老家霍山來到合肥,成為合肥供電公司南郊變電站的一名值班員。面對著冰冷的變電設備,之前一直做醫生的她一頭霧水。時年已經31歲,一切從零學起,談何容易。偏偏,骨子里那份不服輸的精神就要爭口氣,于是她從最簡單的抄表學起,跟著師傅定時巡視設備,還在心里默默繪下了線路圖。彼時,每隔半個月、一個月的時間就會有考試,鄧玲的成績也越考越好。連師傅都忍不住感慨,一個跳行過來的女同志,學習能力竟然比電力專業的大學生都強。
無獨有偶,在用電窗口工作期間,鄧玲依然面臨著很多場考試。時至今日,依然有一次考試令合肥供電公司客服中心工會主席高虹很是難忘。“那次考試我準備了很久,很有信心拿第一。成績出來的那一天,我直接到第一個位置找自己的名字,沒想到,看到的卻是‘鄧玲’兩個字。”高虹佩服地說,鄧玲的學習能力和精神,讓很多年輕人都自愧不如,每每考試過后,都會有很多人暗自決心奮起直追。“十幾年了,鄧玲管理的包河營業廳投訴率為零,差錯率為零,曝光率為零。她不是為了得到才付出,而是付出終有回報。”
以往,市民報裝電表,需得到營業廳填申請表,電工再去現場看,然后才能領了電表去裝,前后一折騰,時間就過去了好幾個月。鄧玲看了心急,向公司申請先預借一批電表,查看現場的同時就給裝上,確保老百姓能及時用上電。因此,合肥的大街小巷就多了一位抱著電表四處給人安裝的女電工,安徽省電力系統有了第一位“會爬電線桿子的女經理”,合肥供電公司有了“光明1+1”品牌服務。

鄧玲耐心地向客戶講解用電知識 

2003年,全省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志愿者服務隊“鄧玲志愿者服務隊”成立,越來越多的愛心隨著電網傳播到千家萬戶;2008年,合肥供電公司將已經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等榮譽稱號的鄧玲,以及她的團隊十多年來從事窗口服務工作的經驗進行提煉總結,推出了以鄧玲命名的工作法并加以推廣應用。2011年,合肥供電公司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總結三年來窗口服務人員的具體實踐和優秀成果,重新修訂完善了《鄧玲工作法》。
“鄧玲工作法”的核心是“服務六法”和“服務六要訣”,“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在每個崗位上都能找到結合點并貫徹應用。“鄧玲工作法”喚醒了電力員工愛崗敬業、勇挑重擔的潛能。有員工評價說:“有一種服務,只是多想了一些,卻能換來客戶的感動;只是多做了一點,卻能贏得客戶的贊許;只是多提醒了一句,卻能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它能夠讓我們感受到贈予的快樂,在不經意間傳遞愛心,提升服務的價值”。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盡管與鄧玲的接觸只有短短兩天時間,記者卻已同樣被她的奉獻精神所感染。聽到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百姓不容易,誰都有難處”。接受記者采訪時,鄧玲認真地講:“事情不是我一個人在做,很多榮譽其實都是屬于大家的,我只不過擔個名兒而已。”
其實,鄧玲自己不知道,就算她不認為自己在做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有她這樣的標桿立在那兒,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看齊,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只因為,人人都肯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是更加美好的人間。正所謂大愛無疆,應當如是吧?(劉甜甜)

責任編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萨迦县| 泸西县| 武夷山市| 铜山县| 南阳市| 定南县| 都兰县| 河东区| 甘肃省| 屏南县| 松桃| 汝州市| 广安市| 茶陵县| 贵定县| 汉沽区| 濮阳县| 昌宁县| 乃东县| 库车县| 沽源县| 柳江县| 昭通市| 定兴县| 盐源县| 湘潭市| 乌拉特后旗| 阿克陶县| 贵德县| 曲水县| 东山县| 宝坻区| 炎陵县| 鄂温| 辽中县| 旬邑县| 大理市| 集安市| 惠东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