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黨建--時代先鋒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2-05-03作者:

劉道玉 賀延光攝

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作客人文講壇

“啊?你說什么?聲音請稍微再大一點!”面容清癯的劉道玉側著頭,用右手附著右耳大聲說道。

4月22日,由劉道玉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在北京飯店舉行。研討會為期一天,年近八旬的劉道玉在會場認認真真地端坐了一天。無人知道,右耳已失聰多年的他究竟聽清楚了多少發言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然而,只要在瞬間凝望一下這位緊鎖眉頭、面部神情嚴峻而憂郁的老人,一種尊敬、感動與痛惜相互交織的復雜感情便油然而生。

再有幾個月,劉道玉將正式進入他生命的第八十個年輪。他的學生和朋友早早開始串聯,想籌辦一個別具一格的祝壽活動向這位“永遠的校長”表示敬意。但劉道玉婉言謝絕了。盤旋在他腦海里的最好方式,莫過于在80歲之際再動筆寫一本題為《理想大學》的新書,“作為這一生的收官之作”。

從1977年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參與向鄧小平建言“恢復全國統一高考”開始到今天,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程中,劉道玉命運坎坷,起起伏伏,但沒有人能否認,他是中國教育改革繞不過去的話題。

教育改革的“出頭鳥”

劉道玉的名字開始為人所知,是改革開放給他帶來的幸運。

1981年8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新華社一條帶有黑色電頭的消息:

經中央批準,48歲的劉道玉,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長。他是我國解放后自己培養的大學生中第一個擔任大學校長的人,也是全國重點大學中最年輕的校長。

有關部門認為,任命48歲的劉道玉擔任全國重點大學的校長,這對于在人才濟濟的高等學校中打破論資排輩的現象,大膽提拔優秀中青年干部到主要領導崗位上來,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企業試行廠長責任制,經濟特區在沿海地區創建,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相繼出臺,胡耀邦總書記“允許改革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的名言響徹神州大地。

被冠以全國最年輕校長之名的劉道玉沒有辜負這改革的時代。他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一切有利于學生成長為改革動力,在教學領域積極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第一個在全國推出了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插班生制、自由轉專業制、導師制、學術假制和貸學金制等,使武漢大學一時間成為積聚青年才俊的高地、“教育改革的深圳”。當年許多的改革創新之舉已成為當今中國高校普遍實行的基本制度。

不僅僅是教學制度的改革,劉道玉還給武大和高校帶來一種全新的校園風氣和文化氛圍。著名教授易中天談到他那個時期在武漢大學上學的感受:領導生活簡樸,作風民主;師生思想活躍,言論自由;研究生論文答辯,可以當面頂撞評審委員;本科生學術演講,校領導坐在下面洗耳恭聽。校長、副校長、書記、副書記的家,敲敲門就進去了。教員上課,學生開會,講什么,怎么講,沒有人橫加干涉,自由、民主、開放。這就是當時的武漢大學。

由此可以理解劉道玉為什么被武大學生稱為“永遠的校長”。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的風云人物,他的名字將被歷史永遠銘記。

從大學校長到小學校長

歷史總是經常會表現出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

1988年春節前夕,年僅54歲的劉道玉突然被宣布因年齡原因免去武漢大學校長的職務。本想大干一場的改革者一時失去了大顯身手的舞臺,其痛楚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劉道玉并沒有因此而喪失對教育改革的追求。

不是要做官,而是要立志進行教育改革的劉道玉,已看明白了體制內的公辦學校沒有獨立自主的辦學權,不可能出現理想的試驗田,因而謝絕了去暨南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海南大學任職的機會,一方面開始騰出精力來撰寫他計劃已久的“創造教育三部曲”,一方面把目光投向民辦教育。

1994年,剛剛寫完自述——《生命六十始》不久的劉道玉,懷著一種獲得自由和解放的喜悅之情,出任了武漢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的校長。

有人奇怪,一個堂堂的大學校長為什么要轉過身來做小學校長。大學是出科學家的,中小學是出教育家的。蘇聯一個流行說法曾深深地影響了劉道玉。出于對教育家的崇拜,對改革事業的向往,他在《辦學情懷》中抒懷:從教育英數十年,雙鬢斑白不甘閑。借得改革春風雨,躬耕一方“試驗田”。教育改革,成了劉道玉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情結。

為了倍加呵護這塊試驗田,劉道玉將自己從社會中募得的15萬元交給學校,還贈送了800本個人藏書和收集的20多本各國精美的畫冊給校圖書室。這期間劉道玉教育改革的最大收獲就是“創造教育三部曲”的出版。《創造思維方法大綱》、《創造教育概論——談知識、智力、創造力》和《創業與人生設計》,是他在武漢大學10年教育改革的理論總結,同時他還把創造課直接開進了中學生的課堂。

摔倒了,爬起來還要往前走

2001年夏季的一天,在好心學生的暗中幫助下,劉道玉夫婦從武大校園悄悄搬進了華中科技大學紫菘公寓一套尚未裝修的毛坯房。夫妻倆與世隔絕,終日只能相對而坐,境況極為凄涼。

他們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出來避難的。2000年底的一天,由于投資人私自攜款潛逃,辦學近6年、已具相當規模的武漢新世紀外國語學校被迫關門了。接著,數十名學生家長到學校要求退還學費,時常還有上門討債的汽車直接就停在他們的家門口。

劉道玉上當受騙了!在學校最后一次教師和干部會議上,心情沉重的他當著大家的面失聲痛哭,他為之奮斗了5年的一套辦學理念和改革舉措,不得不隨著“試驗田”的輟耕而停止,他所承擔的創造教育實驗研究課題,也不得不半途而廢。而他的身體,也因為兩次住院、兩次開刀變得每況愈下。有人評論說,劉道玉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在年近古稀之時遭到暴風雨般重創的劉道玉還能何為?

雖九死而不悔的劉道玉沒有倒下。2005年秋天,在位于北京長安街的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攜帶由長江文藝出版社為他出版的自傳——《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的劉道玉,受到了武漢大學在京學生最熱烈、最熱情、最隆重的歡迎。

這本自傳的寫作,大體上用了一年的時間。此時的劉道玉由于疾病的困擾,不僅寫作進度緩慢,而且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是腦梗塞的后遺癥,使得他右手寫字顫抖,必須著力方可使字形可辨。但他并不氣餒,而是以積極的進取心學會了使用電腦。他不僅用心為自己寫傳,還用心給他的學生寫傳,題為《大學的名片——我的人才實踐與理念》一書在國內外出版。

由教育改革的實踐者轉為批評者

公辦教育體制不愿再碰,民辦教育改革實驗夭折,過了人生七十這道坎后,劉道玉的教育改革事業似乎已暗淡渺茫,歷史注定不會給他機會了。

熱愛教育、鐘情教育的劉道玉不因年齡而止步,他很快實現了新的轉型,由當年教育改革的實踐者轉變成為教育改革的評論者和批評者,開始用思想和聲音來影響中國的教育改革。

他密切關注著中國教育的風雨變幻。關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問題、關于大學校長職業化問題、關于大學校長的遴選機制問題、關于怎樣根治大學學術腐敗的問題、關于高校去行政化問題、需要怎樣的教學評估等眾多重大問題,劉道玉以開闊的國際視野、教育家的專業眼光做出了有理有據的分析與論述。其中最重要的有《徹底整頓高等教育十意見書》,經《南方周末》發表后,上百家網站轉載,網友評論5000多條。媒體的調查問卷表明,90%的人支持意見書,這廣泛喚起了人們的教育改革意識。

2011年4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劉道玉寫了一篇致清華大學的公開信——《大學需要有反思精神》,提出有必要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對學校辦學的得失、大學精神進行“嚴肅的反思”。此文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劉道玉再一次以教育改革家的形象贏得社會的尊重。

勾畫心中的《理想大學》

大學是為理想而生存的。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致與會者的邀請信中,劉道玉這樣表明心跡:余年近八旬,且右耳失聰,右手已不能書寫,基本上是一個殘疾的老年人。但我不甘寂寞,心中教育改革的熾熱之焰未滅,追求理想大學的情結仍沒有消失。于是,準備積個人30多年的經驗、教訓、學習心得和未來大學教育的期盼,著手撰寫《理想大學》一書。

在研討會開始之前兩天,劉道玉關于《理想大學》的寫作提綱已經修改了第三稿,雛形已見。這份寫作提綱,讓人們看到一個至死不渝的教育改革者的最高理想。

任何一所理想大學都是個性化的。劉道玉心目中的理想大學的基石是:以人為本、大學獨立、思想自由、學術至上、民主學風和創造不止。

馬云在談創業時的一句話很適合解釋劉道玉在武大的經歷:“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劉道玉就是在后天的太陽升起之前,重重地跌倒了。

他的一些學生說,看到劉道玉,讓人想起夸父、愚公。愚公命好一點,感動了兩個神仙幫他把大山搬走;而夸父則犧牲在追逐太陽的路上。

有人說,劉道玉是個悲劇性人物,鐘情改革卻英雄無用武之地;有人說,劉道玉是過時的人物,不甘寂寞不過是為了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存在。而對于年事已高、幾乎喪失聽力的劉道玉來說,閑言碎語已經無足輕重,重要的,是眼前即將動筆的凝結自己教育改革教訓與心得的《理想大學》!劉道玉心里很清楚,時間對于他已經不多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在有生之年很難看到,所以,他想到寫出自己和身邊教育資深人士的理想大學。正如司馬遷形容《史記》,可藏諸名山五百年,等待后人的發現。《理想大學》是他給自己暮年生活的一份禮物,是留給當代人的遙遠曙光,更是留給未來,曾經的一個教育理想主義者不屈追尋的歷史背影。


責任編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靖安县| 边坝县| 自治县| 大新县| 新河县| 岢岚县| 大余县| 汪清县| 屏东市| 灵台县| 襄樊市| 永善县| 彭山县| 图们市| 东莞市| 大同市| 郧西县| 绥江县| 宝坻区| 石柱| 大厂| 眉山市| 灌阳县| 紫金县| 德安县| 伊通| 乌鲁木齐县| 咸宁市| 洛扎县| 崇州市| 新化县| 丹阳市| 赣州市| 土默特左旗| 南岸区| 腾冲县| 嵊泗县| 金门县| 莱州市|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