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宣城市郎溪縣堅持把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的重要抓手,在分類培養、實踐鍛煉、激勵保障等方面精準施策、靶向發力,著力打造一支有能力、敢擔當、善作為的村干部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邁實分類培養“先行步”,繪制基層干部成長“藍圖”。堅持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全方位、多角度為村黨組織書記、村“兩委”成員、后備干部等不同基層干部群體量身定制培養計劃。實施鄉村振興“群雁”培養計劃,將鄉村干部培訓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和鎮(街道)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圍繞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等內容精心定制培訓“套餐”,精準提升能力素質,實現對村“兩委”干部、村后備干部培訓全覆蓋。針對有學歷提升需求的村干部實施學歷提升計劃,聯合安徽農業大學對140余名村干部開展學歷提升教育。實施村級后備干部“育苗”工程,鎮(街道)每年定期舉辦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班,組織240余名后備干部到浙江長興、江蘇溧陽等地參觀學習,多舉措提升后備干部能力素質。建立“三個1”導師幫帶機制,由1名鎮(街道)包村領導、1名村書記或第一書記、1名村“兩委”成員結對聯系培養1名村級后備干部,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進行溝通指導,縮短后備干部成長周期。
走好實踐鍛煉“基礎步”,搭建基層干部實干“舞臺”。始終秉持在實踐中“鍛才”“育才”的理念,結合村干部個人特長和實際工作,搭建實踐鍛煉平臺,引導村干部“加擔子”,在實踐中錘煉本領。舉辦村黨組織書記“頭雁領航、擂臺爭鋒”活動,組織村書記同臺競技,以“實地觀摩+現場講述”的方式曬成績、講方法、談經驗、述發展,全面展示各村在基層黨建、村集體經濟、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的經驗分享,歸納工作經驗,促進本領提升。深化“學比興”活動,安排47名年輕村干部擔任“項目監理”“人民調解員”等職務,到鄉村振興、文明創建、征地拆遷、綜治維穩等崗位磨煉本領,進一步增強實際工作能力。持續完善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干部交流機制,組織三批次65名村(社區)干部赴江浙先發地區跟班學習,通過實地觀摩、現場講授、交流研討等形式,學習借鑒基層治理、和美鄉村建設等方面先進經驗,不斷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增強本領,為村干部注入“思想活水”,提高鄉村振興“領航”能力。
踏穩激勵保障“支撐步”,筑牢基層干部成長“基石”。注重村干部專業化管理,不斷完善待遇保障,暢通發展渠道,增強村干部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充分點燃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實行“三險一補”制度,為村干部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聚焦有為有位,縣委書記牽頭領辦“面向村(社區)兩委干部招聘鎮(街道)事業編制”項目,采取“筆試+面試+工作業績量化考核”方式,從全縣村(社區)“兩委”干部中擇優招聘鎮(街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3名,擇優選拔2名“五方面人員”進鄉鎮領導班子。開展“十佳村干部”“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郎川先鋒”等評選活動,通過宣傳評比增強村干部榮譽感和獲得感。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