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鏡頭,永遠鐫刻在人們的記憶中。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這是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也成為改進工作作風的“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
今年,中央八項規定實施邁入第13個年頭。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對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裝,是對紀律作風的一次再檢閱、再提升。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莫道征途漫漫,輕舟已過萬重山。十三年淬火成鋼,短短六百余字的八項規定成為黨內“鐵規”,作風建設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一張閃亮的“金色名片”。中央八項規定滌蕩風氣、振奮精神、改變中國,也在江淮大地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作風改進大潮,清風正氣不斷充盈,社風民風持續向好,美好安徽催人奮進。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八項規定之所以具有潤物細無聲的穿透力,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形成“頭雁效應”,帶動全黨上下堅定了以優良作風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的信心決心。在安徽,提到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總繞不開那句響亮的“中央帶了頭,我們要跟上”。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23天后,省委、省政府就制定出臺改進工作作風的“省三十條”。安徽省委還立下軍令狀:省委常委帶頭學、全省干部集體學、細化措施對標學、紀檢監察盯緊學、總結經驗創新學?!耙话咽执蝾^陣”,讓中央八項規定從紙上要求變成行動自覺,讓“好作風”成為全省黨員干部的“標配”。
近日,省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審議中共安徽省委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13條重點舉措,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開展學習教育,確保抓出高質量好效果。省委舉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交流研討采取“重點發言+隨機點名”方式,8位省領導作重點發言,隨機抽點3名同志作交流發言……從省委做起,從領導干部做起,以上率下改進工作作風一以貫之。
中央八項規定看似只涉及一些具體事情,但每一項規定都直指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都是剛性要求。這些年來,安徽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整治。
從治理公款大吃大喝、旅游、送禮等奢靡之風,到全面清理超標超配公車、超標辦公用房、多占住房,從堅決整治“會所中的歪風”“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再到廣泛查處了吃拿卡要、庸懶散拖問題,百姓多了份信任,也添了份信心,社風民風正持續向好。
十余年間,一個個作風建設“小微題材”的突破,成就了安徽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宏大敘事”?;鶎痈刹科毡楦械?,留痕迎檢、填表打卡少了、身心負擔輕了,回家陪家人時間多了,體育鍛煉時間多了,讀書學習時間多了,工作干勁更足了,人民群眾也覺得我們黨“是能辦成事的,而且是認真辦事”。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黨的作風建設作為永恒課題決不能成為“半吊子”工程。在我們身邊,仍然有少數人因為一頓飯受到處分、因為一張購物卡挨了警告。我們還看到,有關部門始終對公車加油記錄、婚喪嫁娶,甚至月餅、賀卡等“小事”緊盯不放。這種“較真”,既是“微權力”也可能釀成“大問題”的警醒,也是廣大黨員干部對作風問題的清醒認知——今天松一尺,明天垮一丈。
持續發力不僅需要發揚韌勁精神,而且需要時做時變、常做常新。回望安徽這些年,從“五級書記大走訪”到“三嚴三實”,從“兩清單一辦法”到今年的學習教育,變的是一茬接一茬的硬舉措,不變的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正如網友所言:“八項規定能火十三年,常抓常新,靠的不是熱搜榜,而是共產黨人‘自己給自己動刀子’的勇氣、魄力?!?/span>
徙木立信,取信于民;激濁揚清,久久為功。新征程上,繼續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讓“金色名片”在江淮大地更加閃亮,就一定能凝聚起江淮人民的磅礴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新篇章。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