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簡是2015年初入藏安徽大學的一批戰國早中期楚簡,全稱“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其年代被斷定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間。
這批楚簡共有編號1167個,保存狀況總體良好,整簡數量在900支左右。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國介紹,安大簡記載的《詩經》部分共有90余枚竹簡,雖然中間斷缺了20余枚,但仍存詩50余首。楚史部分則記錄了楚先祖及熊麗以下至惠王時期各王的終立更替和重大歷史事件,具有極高的價值。儒家類古書如《仲尼曰》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資料。另外,還有兩篇楚辭。
“阜陽漢簡出土于1977年,共有5000多片。”阜陽市博物館館長劉建生介紹,阜陽簡內容涵蓋了經史子集等多個領域,包括《詩經》《周易》《倉頡篇》,還有極為珍貴的《莊子》篇等20余種珍貴文本。這些簡牘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涵蓋面廣,為研究秦末漢初的歷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