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到國博感受春天的氣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2-12作者:鄒雅婷

春節假期,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氣火熱。正在這里舉辦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物展示和互動體驗,向觀眾傳遞新春的美好祝福,多角度展現春節深厚的文化意蘊。

“這是一個關于春天、關于希望的展覽。”此次展覽策展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諸葛英良說,展覽分為“景星慶云至,天授人和時”“乾坤萬象和,山固壽無疆”“又是春時節,春色如人面”3個單元,甄選200余件(套)館藏文物精品,涵蓋青銅、玉器、錢幣、陶瓷、金銀器、漆器、書畫等品類。通過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內涵,解讀其造型、圖案、歷史背景等蘊含的吉祥祝福,將其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結合,增強觀眾與文物、博物館的情感連接和心理共鳴。

負責此次展陳設計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鄧璐介紹,展廳采用“園中園”的空間布局,將中國傳統園林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從文物中提取代表春日生機的色彩,營造出一個充滿節日氣息的“花園”。同時,通過互動屏、交互式投影等多媒體手段,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展廳入口處,唐代彩繪生肖龍陶俑、蛇陶俑并肩而立,象征著龍年與蛇年的歲時更替。生肖俑為獸首人身造型,身穿交領寬袖衣,長垂至足,兩手籠袖拱于胸前,仿佛在恭迎八方來賓。它們身后的大型仿真花緩緩綻放,美不勝收。

作為蛇年新春展,展覽中自然有不少與蛇相關的文物。融合鳥紋與蛇紋的商代桓父己尊、帶有草原文化色彩的西周鏤空蛇紋鞘銅劍、體現山東地區獨特造型風格的春秋時期蛇紋銅提鏈罐,還有蛇紋瓦當、生肖銅鏡、蛇形玉飾等,展現了蛇在中華文明中多彩的面貌。

商代婦好鸮尊格外吸睛。此鸮尊雙翅部位各裝飾有一條盤曲的蛇。蛇首近桃心形,蛇身飾有連續的棱形雷紋。蛇的盤曲造型與翅膀部位的羽翅形象相近,似乎暗示著蛇與鸮的幻化與結合。諸葛英良介紹,這是蛇類紋飾作為裝飾題材出現在商周青銅禮器上的一種典型代表。

唐代伏羲女媧像立幅出土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歷經千年仍清晰生動。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絹帛畫出現在新疆地區的墓葬中,反映了中原文化對當地的影響。

展覽注重營造吉祥喜慶、生機勃勃的氛圍。一幅展開的《百花圖》卷上方,姿態各異的玉蝴蝶在仿真花叢中“翩翩起舞”,令人感覺仿佛走進了姹紫嫣紅、蜂飛蝶舞的春日園林。豆青釉蜂蝶圖瓜式茶壺、釉里紅福壽葫蘆瓶、青玉柿子、白玉如意等展品,表達了瓜瓞延綿、福祿雙全、事事如意的美好祝愿。“好酒”白釉盤、象牙荸薺、宜興窯核桃、瑪瑙雕棗件等,體現了富足安樂的生活情趣。空間布景與各類寓意吉祥的文物形成呼應,墻上投影著“歲歲長安,皆有所盼”“春日載陽,福履齊長”等吉祥語,大紅燈籠與春聯相映,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清代桃花洞釉燈籠瓶吸引了許多觀眾拍照。此瓶因形似燈籠而得名,線條流暢,比例勻稱,造型古樸典雅,釉色絢麗多彩,白色外壁上以吹釉法施黃、藍、綠、紅等釉,多種顏色巧妙融合,宛如煙花綻放,內壁為松石綠釉,體現了乾隆時期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藝和獨特審美。

展覽最后一部分展示了一組與過年相關的僑批、信件等,體現了春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維系家國情感的重要紐帶。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隆安县| 都昌县| 金寨县| 弥勒县| 和林格尔县| 常州市| 田东县| 浏阳市| 沾化县| 本溪市| 会宁县| 沐川县| 乌审旗| 郸城县| 肥西县| 长顺县| 房产| 南召县| 昌平区| 德惠市| 芮城县| 遂川县| 怀远县| 崇文区| 肇源县| 兴海县| 杂多县| 张家界市| 金乡县| 定州市| 洪江市| 神池县| 巴中市| 乌拉特中旗| 商丘市| 宝兴县| 肃南| 宝坻区| 观塘区|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