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歙縣縣直機關和鄉鎮、村共8個黨組織在巖源革命老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老區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教育。記者潘成 通訊員 吳建平攝
4月9日,當涂縣鄉村振興示范點黃池鎮勞動村黨員干部,在該村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蔬菜大棚了解精品蔬菜蘆筍生長情況。勞動村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和產業支撐兩條主線,帶動400余戶農民創收致富。特約攝影 王文生
4月10日,安徽安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等5家非公企業黨組織的10余名黨員,在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創智天地黨群驛站,開展首屆讀書會活動。通訊員 趙明攝
4月23日,安徽叉車集團薄板件生產車間的黨支部成員,利用業余時間開展“黨建一點課”的學習教育。該集團利用班前班后或者休息等碎片化時間組織一刻鐘學習,推動黨員輪流上講臺、人人講黨課,增強一線黨員學習效果,破解企業黨建工作難題。目前,該形式黨課覆蓋集團98個黨支部、225個黨小組,黨員人均授課4.3次。記者 程兆攝
農村:黨建引領走好新時代改革路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為小崗村今后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3年來,小崗人始終不忘總書記囑托,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定位發展方向標,奮力闖出新路,走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前列。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小崗改革再出發,關鍵是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
去年,小崗村以新一屆村黨委班子調整為契機,通過“內部選”“外部引”和“上級派”等方式選優配強村黨委班子,班子中既有外引干部、大包干帶頭人后代,也有大學生村官和致富帶頭人,實現了“選好書記、建強班子、找準路子、促進發展”的目標。
全面加強村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黨務公開,加強對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管等,進一步增強村黨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村黨委成為落實黨的政策、帶領村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4月26日,小崗黨性教育館在“大包干”發源地安徽鳳陽縣小崗村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這是安徽首個村級黨性教育館,將成為小崗村乃至全省、全國黨員教育學習的陣地。
黨建不僅增強了小崗改革發展的“內力”,還連接了小崗開放發展的“外力”。去年3月,小崗以黨建帶動聯建,與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雙方圍繞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在黨建引領下,立足各自實際和特點,有效整合雙方在人才、教育、科技、文化、信息、陣地等不同方面的資源優勢,“互惠互利、雙向受益、共同提高、合作共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各自村經濟社會和基層黨建工作統籌協調發展。
從小崗出發,我國農村改革已走過40年的歷程。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小崗精神”,一直是小崗人不懈探索的問題。 “新時代走好改革路,必須夯實黨的領導基層基礎,找準新的農村改革突破口,促進社會治理有序改善,走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前列,讓小崗人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李錦柱表示。(記者 范孝東)
城市:“紅色領航”構建社區共治格局
“您家的紙盒不能放在樓道,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近日,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清華園小區5棟黨小組組長周化連,敲開23樓的張阿姨家門,認真叮囑。發現樓棟臟亂忙提醒、看到不文明現象就制止、街坊有難事便幫忙……在濱湖世紀社區,由居民黨員組成的208個樓棟黨小組,每天都在為樓棟治理奔忙。
濱湖世紀社區黨委書記束紅英告訴記者,作為合肥市街居體制改革設立的首個街道級社區,濱湖世紀社區于2013年2月正式成立。該社區堅持以黨建創新引領社區治理集成創新,聚焦“社區對群眾有求必應、群眾對社區一呼百應”的目標,通過高舉“一面旗”、織密“一張網”、下活“一盤棋”、譜寫“一首曲”以及答好“一張卷”,探索出社區黨委“五個一”工作法。
“社區工作要時時處處貫徹黨的宗旨,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中高高飄揚。 ”濱湖世紀社區聚力思想、體制、頭雁和文化“四個引領”,推行社區治理體制改革,確立黨委、網格黨支部為主渠道統籌服務資源、協調各方自治共治,構建黨委領導基層治理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
“頭雁引領、群雁齊飛”,濱湖世紀社區動員了42家單位黨組織、121家社會組織和2100多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治理。網格建支部、樓棟建小組,居民區8個網格黨支部、208個樓棟黨小組,組織凝聚黨員3800人,把黨組織建到居民生活鏈上,將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為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該社區通過共治組織再造、共治機制創新,發動、組織群眾,構建黨領導下的多方協同共治格局。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紅色領航的政治功能、構建紅色領航的治理格局、彰顯紅色領航社區治理的成效,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社區精細治理水平和為民服務溫度,不斷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的系統建設和整體效應。 ”束紅英告訴記者。(記者 殷驍)
機關:“窗口黨建”提升機關服務質效
“窗口既是我們服務群眾的渠道,也是我們展現共產黨員宗旨意識的平臺。讓群眾滿意,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在安慶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機關黨委的一次“午間黨建論壇”上,該市運管處“窗口黨員”張嶺同大家交流自己的思想心得,得到其他黨員的一致贊同。
在安慶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原安慶市政務服務中心),像這樣的“午間黨建論壇”,每周都會舉行一次。此外,“道德大講堂”、每周五下班后“一刻鐘交流會”等,都是黨員學習的重要平臺。安慶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王暉說:“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多、人員多,只有強化黨建、凝聚共識,才能提升管理和服務質量。 ”
“窗口黨建”怎么干?群眾滿意是關鍵。針對窗口黨員行政關系在原單位,組織關系在中心這一特殊情況,安慶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機關黨委把黨支部建在窗口一線,將功能服務區建設與黨組織建設形成一體。按照服務大廳設置的企業登記注冊、稅務綜合服務、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公積金服務、不動產登記服務、公共服務6個功能服務區,組建6個窗口支部,支部書記兼任功能服務區組長,建立規章,明確職責,把窗口“串起來”,讓服務與黨建擰在一起。
前不久的一個上午,安慶市供水集團下屬的一家公司員工急匆匆來到工商質監局窗口,辦理一起變更登記,“窗口黨員”周艷芳接待了他。按正常程序,變更登記需兩個工作日才能完成。了解到企業因業務急需,周艷芳啟動了中心“延時服務”“綠色通道”制度,招呼大家一邊指導企業填寫表格備齊材料,一邊聯系核準、打印和發照人員,中午1點多,就辦好了相關手續。
“每個支部一面旗,每名黨員一顆星。 172名黨員在服務中主動挑大梁、唱主角,其他工作人員跟進,有效提升了窗口服務質效。 ”王暉高興地說。(記者 范孝東)
國企:“兩融入、兩促進”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處處有組織,事事有黨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40/41所黨委主要負責人劉寶糧近日受訪時說,該所黨委結合改革發展中心任務,聚精會神抓黨建,一心一意謀發展,特別是抓實支部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做到黨務與業務“兩融入、兩促進”,有力助推了企業發展。
作為國有高科技企業,研發與市場是40/41所的“兩條腿”,但過去一度曾研發“腿長”、市場“腿短”。從搞科研到跑市場,對科研人員來說,轉型很難。“困難面前,黨員要上一步。”該所研發一部年輕黨員孫昊主動承擔重任,千方百計開拓市場,與通信市場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把同事們的研發成果變成產品,推向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孫昊的情況在40/41所不是孤例。據介紹,該所著力構建改革發展黨建一體化推進的工作格局,通過黨建“4張責任清單、3項保障機制、1個考核辦法”,“激活”黨支部和黨員,激發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
黨員先鋒崗、黨員攻關項目、黨員帶頭班組、黨員責任部門、黨員示范片區、黨員服務團隊……40/41所把120多個黨員創爭項目,建在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和服務保障一線。黨員掛牌上崗、亮身份,帶頭攻堅克難;一大批黨員還積極開展傳幫帶,對年輕員工進行業務指導,為年輕員工量身打造培養計劃,幫助年輕員工更快成長。
“黨旗飄揚,助力發展”。近年來,40/41所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700余項,其中黨員牽頭項目占比超過五分之四;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達61項,其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集團公司科技獎特等獎各1項。申請發明專利達1100余項,在集團內連續多年名列第一,在安徽省連續多年入圍發明專利百強榜。近年來,以40/41所為核心組建的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保持17%以上的平均增速,連續兩年獲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考核A級。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