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R&D人員已達39萬人、國家級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超1000人、有效期內省院士工作站73家……4月30日,記者從《關于推動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提質增效(2.0版)的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了解到,近年來我省聚焦創新人才和團隊引育工作,通過政策賦能、平臺搭建、活動牽引等多維發力,構建起“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創新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自2023年啟動“雙創匯”品牌活動以來,截至2025年一季度,148場活動促成2743個項目簽約、金額達234.2億元,路演項目1223項,發布需求1020項。在長三角協同創新方面,連續2年舉辦的“長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動,足跡遍及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2所高校,與500余名專家團隊建立聯系,促成328項企業技術需求落地,引進51項高校成果轉化,簽訂合同333項、金額61.4億元,打通了區域人才流動的“高速路”。
下一步,我省將升級三大行動,繪就人才引育新藍圖。
一是聚力打造高能級人才平臺。聚焦全省優勢領域和重點產業,支持企事業單位與院士專家團隊共建省級院士工作站,形成長效合作機制,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并按規定給予建站資助和績效獎勵。
二是精準引育高層次科技團隊。進一步優化科技團隊創新創業生態,充分發揮天使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功能,瞄準重點產業賽道,通過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賦能優質科技團隊項目,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
三是精心組織高水平對接交流活動。深化“科交會”、“雙創匯”和“高校院所行”品牌,充分發揮“政產學研金服用”平臺作用,實現技術需求與科技成果的高效對接,推動創新人才團隊與重點產業項目的有效耦合。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