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時政--省內

安徽:以教育之強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

來源:安徽日報2025-03-07作者:

教育在推動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國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近年來,安徽省教育系統牢記使命,錨定高效率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教育體系與產業體系、社會體系、科技體系有效對接,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正確辦學方向

辦學方向指引著學校前行的道路,決定了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乃至最終的人才培養目標。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中,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點贊全國多個省份“課間15分鐘”的做法,其中安徽在列。

今年新春伊始,省教育廳召開全省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工作視頻推進會,強調要聚焦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每天1節體育課、課間15分鐘。春季新學期開學以來,全省多地積極落實,讓孩子們真正實現“頭上有汗,眼中有光”。

早在2021年,安徽省就在全國率先實施“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近年來扎實推進教育評價、教育督導體制機制、“雙減”等重點改革任務。如今,以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共同發展并稱的“五育并舉”正成為安徽省大中小學辦學的重要發展方向,成為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路徑。各校持續提升鑄魂育人水平,將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

在安徽,全國首個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積極發揮育人作用,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實現了數量、質量雙提升,專職思政課教師五年增長158.9%,榮獲國家級獎項達22人次。

目前,全省高校已成立71所馬克思主義學院,實現了公辦本科高校全覆蓋。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形成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新局面。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唯有不斷改革創新,教育事業發展的活力才會不斷被激發。

安徽省堅持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健全教師管理和資源配置機制。在2024年教師節前,安徽省22個集體、68名個人獲國家表彰,連續3年共4名中小學教師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最美教師”榮譽,人數居全國首位。

去年以來,安徽省縱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實現了新高考“首考”平穩落地,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健全教育戰略性投入機制,牢牢守住“兩個只增不減”底線。擴大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成功舉辦RCEP成員國友城文旅教育合作對話會、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深入推進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安徽省與知名高校的戰略合作格局不斷拓展。

教育事關千家萬戶,教育的改革發展始終聚焦回應群眾關切問題。安徽省錨定三年目標任務,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建立基礎教育學位預警調度機制,新增學位6.6萬個。12個、21個縣(市、區)分別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前置性審核。目前實現了幼兒園延時服務全覆蓋,老年學校建設在市、縣、鄉鎮(街道)全覆蓋。

為了填補區域發展不均衡帶來的教育鴻溝,讓更多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安徽省實施了皖北地區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擴容工程,建設112所新優質學校。

今年新學期開始,安徽省“提標”“擴面”并舉,調整國家獎助學金政策,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讓更多學生享受資助政策紅利。據統計,去年全省全年發放學生資助資金50.5億元,受助學生345.7萬人次。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畢業去向落實率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做好先導性基礎性支撐

近年來,安徽省教育發展聚焦支撐引領,教育戰略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在全國率先以省政府名義出臺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改革方案。目前,省屬高校與新興產業緊密相關的專業點占比達64.9%,較2021年提升24.9個百分點。

在高校“雙一流”建設中,安徽省堅持“一校一策”。截至2024年12月,全省已立項建設特色高校40所、特色學科51個、特色專業(群)118個。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增長17.8%,為近年最高。

2024年,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躋身ESI前1‰學科,實現了安徽省省屬高校零的突破。據統計,全省17所高校、91個學科進入了ESI前1%,其中15所省屬高校、61個學科進入ESI前1%,較2019年啟動高峰學科建設以來分別增長114%、369%。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也在安徽省全面推廣,省屬本科高校全年橫向經費到賬26.8億元,增長39.7%。

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建設的安徽高等研究院,成為教育部向全國推介的樣板。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牽頭重組新增3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安徽理工大學實現省屬高校牽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零的突破。高職、中職學校參加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率,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4個和26個百分點,在職業教育賽道鑄就了閃亮的“皖匠”品牌。(記者 陳婉婉)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东丰县| 华池县| 公主岭市| 安西县| 汝南县| 龙泉市| 东乌珠穆沁旗| 西安市| 峨边| 葵青区| 辽中县| 临澧县| 沙洋县| 扎鲁特旗| 龙岩市| 拉萨市| 新化县| 兴安县| 突泉县| 兰坪| 长子县| 齐齐哈尔市| 信丰县| 祁连县| 化隆| 老河口市| 汝州市| 永和县| 仁寿县| 蛟河市| 辽宁省| 礼泉县| 土默特左旗| 张掖市| 福清市| 青神县| 平利县| 邛崃市| 肥乡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