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穩、動力足、“汽”勢如虹。安徽省長豐縣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賽道上春風得意馬蹄疾,2024年,新能源整車產量95萬輛,約占全省的59%,位列全國縣域第一。
2021年7月,比亞迪落子長豐,助其飛跨一步,從“百強縣”邁進“千億縣”門檻,堪稱足球場上的神助攻。
難免有人艷羨,長豐人抱了一個金娃娃。
機遇,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此話用在一個縣的產業發展上同樣適用。
如果說比亞迪之于長豐,猶如錦上添花;那么江汽之于長豐,則是雪中送炭。
長豐人的汽車夢,要從30年前的崗集鎮說起……
一幅字的由來
崗集,長豐的南大門。車行崗集,發現路名很特別:江汽大道、JAC大道、瑞豐大道……一個鎮咋會與江淮汽車發生“量子糾纏”?
1965年建縣時的長豐,人口多,底子薄,旱澇頻,農業收成看天吃飯,工業基礎一窮二白,曾是國家級貧困縣。
省、市都來幫扶長豐,江汽力度最大。
1996年10月14日,崗集鎮新收割的稻茬田旁,江汽集團與崗集一家鑄造廠合資組建江淮鑄造公司投產,長豐自此結緣江汽。機聲隆隆,財源滾滾,慣常土里刨食的長豐人第一次見識到啥叫工業帶動。
2002年7月17日,時任合肥市委書記車俊在江汽集團董事長左延安的陪同下考察江淮鑄造公司。自此,“長”“江”聯手,進一步擴大產能,在崗集鎮建立合肥江淮汽車配件工業園。
無中生有,聚沙成塔,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的造車夢由此點燃——只是當年長豐人豈敢奢望整車,能給江汽配套,就是莫大的榮幸。
同年11月7日,中共長豐縣委作出“快工強縣、優農富民、融入合淮、與市俱進”的戰略部署,長豐大地從此樹立“工業立縣”的大旗。
好像陳奐生上城,一批“土老帽”的鄉鎮干部走出去招商引資。
那時長豐很窮,崗集更是寂寂無名。江浙很多車企老板,根本不相信江汽集團有這個汽車配件工業園,不重視這群招商人。
門難進,臉難看,招商無從談起。十網打魚不是九網空,近乎十網空!
能否請左延安董事長為我們的工業園題個名字呢?這樣招商師出有名。長豐人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這天,左延安泡茶時發現桌上的茶杯暗藏玄機,倒進開水,茶杯上浮現一行字:合肥崗集江淮汽車配件工業園 左延安。他很詫異,不記得曾題過這個字。細看筆跡,確是自己的。辦公室的同志解釋,茶杯是崗集人送來的,字是他們從文件材料中搜集的。
左延安一眼便看穿了長豐人的小心思。他告訴秘書:“集的字不行,我正正規規給他們寫一幅吧。”
很快,左延安題寫的“合肥崗集江淮汽車配件工業園”上了高炮廣告。左延安為崗集江淮汽配城“站臺”,極大地鼓舞了招商人員的士氣。
20年后的今天,說起當年策劃這則招商經典案例,時任崗集鎮首任招商局長的汪思同仍心潮澎湃。他回憶,當年江汽集團每年度召開供應商大會,長豐幾大班子逢會必到,推介長豐。有人私下嘀咕:這哪是江汽供應商大會,分明是長豐縣的招商會嘛?“江汽是長豐的貴人,我們不能忘本。”汪思同說。
在戰爭當中學習戰爭,在招商當中學會招商。踏遍千山萬水、克服千難萬險、敲開千門萬戶,長豐干部憑著三個“千萬”精神,換來一家家汽車零配件企業落戶。崗集,這個傳統的農業大鎮,快速蝶變為中國汽車零配件強鎮,被譽為“JAC的配件供應巢”“合肥的蕭山”。漫步崗集,操著吳儂軟語和老母雞方言的人們愉快地交談,成為街頭一景。
一袋錢的感動
黃金有價,情誼無價。如今長豐營商環境好,大家都知道。
凡事要從頭說起。
2003年5月的一天,一輛面包車連夜趕路,十幾個小時后停在長豐縣招商局門口。車上下來四人——浙江晨陽橡塑老板周相庭和他的家人——他們是崗集鎮招引來的車企,辦入園手續。
老周和家人吃力地從車上扛下一個大麻袋,打開看,成捆的現金——人家把全部家當都搬來了!
一家老小,連十幾塊錢一晚的招待所都舍不得住,擠在招商局會議室打地鋪。長豐人親眼見證“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浙商精神。
“晨陽”剛落戶時,有人欺生。白天砌成的圍墻,夜晚被推倒。接二連三。
圍墻事小,影響惡劣。縣主要領導撂下一句狠話:誰敢跟客商過不去,就是跟長豐人民過不去!
警方介入,水落石出。從此,風平浪靜。
22年后的今天,晨陽公司大樓前顯要位置掛有警官聯系包保企業公示牌,上有所長和民警手機號。“都是真的,只是我們沒打過。”周建敏說——他是周家老二,兄弟倆各有一家汽配公司,都在崗集。
有雷霆震怒,也有柔情似水。
崗集四家以“萬”字打頭的汽車零配件企業,首批招引進來的,都挺有名,人稱崗集“四萬”,其中之一是萬安。萬安汽車才入駐時,公司負責人趙永大愛人在浙江。總不能讓人家夫妻長期過牛郎織女生活吧?崗集鎮政府向縣委打報告,趙永大的家事,變成了長豐縣的大事。當年跨省調動何其艱難?長豐人真有辦法,打通重重關節,以人才引進的方式,將趙夫人從浙江調到了崗集中心衛生院。
欲留其人,先留其心。拿不出真金白銀的長豐,唯有真誠待人,以情感人,恰恰是這個情字,千金難買。華駿公司的錢崇武透露,當年長豐還是貧困縣,沿江某市更有優勢。“但長豐人太熱情,我們招架不住。”老錢笑著說。
錢崇武的說法,盧繼前作了提煉升華。2020年10月,浙江一家車企老板給盧繼前寄來請柬,邀請他為其兒子主婚。二人的友誼是從2003年盧繼前掛職崗集鎮黨委第一書記時結下的。17年后,盧繼前的工作崗位已變動多次,二人工作已無交集,但雙方友誼絲毫未受影響。盧繼前說,就像革命戰爭年代的同志關系,雙方共同的家國情懷和價值取向,這才是最牢不可破的。
投資環境,光靠感情維系不行,得有制度保障。一個項目,從簽約到開工,20多年前,走完這個流程要14個月。商機稍縱即逝,企業耽擱不起。
長豐推出一整套改革方案。2002年3月,草長鶯飛,全省第一家縣級政務服務中心——長豐縣政務服務大廳誕生。工商、稅務等30個單位進駐,188個項目在此審批,實現了“只進一個門,只找一個人,辦成所有事”。
從此,“長豐速度”一次次被刷新。比亞迪合肥基地創下的“宇宙速度”,其“遺傳基因”從2002年早春就埋下了伏筆。廣東萬和,唯一在外地的投資項目就在長豐。該集團李偉鋒說,長豐縣的辦事效率不亞于廣州。
多年后復盤,長豐的營商環境,戰略規劃清晰,細節執行到位。或許,這就是長豐顛覆式崛起的核心密鑰。
一支筆的承諾
從配角到主角,好的演員在舞臺上細心揣摩悄悄成長。
從貧困縣,到百強縣,長豐縣也在不經意間完美蝶變。
一步一個腳印進發,猛抬頭,頂峰不再遙不可攀。
長豐的汽車夢“與市俱進”:這一次盯上的不是零部件,而是造整車!
汽車夢的主戰場轉移到千年古鎮下塘。
如同崗集,下塘的名字也與地勢有關,鄉土氣息濃厚,過去拿得出手的就是燒餅,與汽車城八竿子打不到邊。
崗集、雙鳳,一區六園。長豐工業的版圖星火燎原,由南到北,次第鋪展開來。
古鎮下塘,迎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此前下塘產業,主要是迎接雙鳳輻射,最大的項目就是鴻路鋼構和志邦櫥柜等少數幾家建材家居企業。彼時,長豐縣就通過土地收儲、標準地改革,整理出2000多畝的成片工業用地,暫不開發。這一手“留白”堪稱妙手,冥冥之中就是虛席以待比亞迪落戶。
環顧全球汽車行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產業版圖重心東移。中國憑借在電池、電機、電控“三電”領域技術優勢,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世界第一,成為“新三樣”出口主力軍。比亞迪在行業內深耕數年,是全球同行業翹楚。
趕上風口的比亞迪亟需擴充產能,產業鏈齊全、兼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理優勢的合肥志在必得。埋伏千年、留有后手的下塘,默默等待的就是這個千載難逢的上場機會——這一次不是配角,是主角!
多家競逐、作為“備胎”的長豐下塘笑到了最后。純屬運氣嗎?非也。多年前,當崗集鎮的招商人員不辭勞苦地奔波在江浙大地;多年來,當長豐縣歷任領導與汽車廠商座談兩三個小時不講一句外行話時,這一切還有懸念嗎?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善于“彎道超車”的比亞迪,對自己的速度挺自信,但未曾領教過“長豐速度”。
2021年7月,盛夏的下塘,驕陽似火,時任長豐縣委書記陪同比亞迪高管現場勘查地塊。臨上車前,這位高管不放心,拿出寫滿土地交付日期的平面規劃圖追問書記:能否在上面簽個名?書記停下腳步,站在車旁,稍作沉吟,手捏鋼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一諾千金!
這就是長豐立下的交地“軍令狀”。
項目從簽約到開工,事務繁雜,3900畝用地,涉及到14家企業和眾多農戶征遷,30天交地,其難度不亞于足球比賽中,進攻方發球門球,要求三兩腳傳遞破門。可能嗎?怎么可能?
但在長豐,必須可能!沒有不可能!
縣里成立三個專班,分頭行動;下塘鎮掛圖作戰,挑燈夜戰。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高速推進,忙而不亂。什么叫金牌店小二?什么叫五星勤務員?這就是。
拿地后10個月,荒草地“變臉”汽車城,第一輛整車下線。媒體報道,董事長王傳福感嘆:“比亞迪其他企業投產沒有這么快的。”長豐縣工信局的同志透露,王傳福夸贊長豐創下了“宇宙速度”。“我現場聽到的,不會錯。”這位干部說。
領兵督戰的縣委常委、下塘鎮黨委書記樊邵斌,2022年7月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一場會的謀劃
話不在多,在能講到點子上。
會不在長,在真能解決問題。
2025年4月29日,長豐北城,惠風和暢,彩旗獵獵,眾多新款新能源汽車一字排開,一場名曰“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會”在此舉行。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個縣敢夸下海口“世界級”,長豐并非自不量力,這個安徽省第二個“千億縣”確有這個底氣和實力。30年磨一劍,長豐在汽車行業深耕,已從小苗長成大樹。打出“世界級”三字,足見其志不在小,等于向外界發出訊號:長豐將匯聚八方力量,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
會議議程多,兩小時結束,簡短而高效:規劃發布、項目簽約、產需對接、銀企對接,活動一場接一場。十幾個人發言推介,長者只有三四分鐘,短者發言稿不到一張紙。
會議還請來上海交大溥淵未來技術學院執行院長金隼,他和長豐縣委主要負責人登臺為“新能源汽車未來技術研究中心”揭牌,成為全場的亮點。這意味著繼安徽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加盟之后,長豐縣在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又添重量級軍團。
萬安趙永大和晨陽周建敏也受邀與會,他倆先后登臺簽約。像眾多江浙老板一樣,老趙和老周已徹底變成了長豐人——他們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兩家企業發展勢頭都挺好,不僅給傳統燃油車配套,也轉型給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配套。
合肥亞明汽車總經理魯超一散會,就被眾家媒體記者包圍。亞明自2022年落地長豐,從項目審批的“綠色通道”到政策兌現的“精準直達”,從人才引進的“一站式服務”到產業鏈上下游的“無縫銜接”,魯超說,長豐人“把企業事當自家事”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從“初來者”變成了“共建者”。魯超介紹,此次亞明增資一億元,新建包括S800缸體生產線和三合一電機鋁合金殼體的精密加工生產線,“亞明與長豐‘雙向奔赴’。”
“雙向奔赴”的何止亞明?“龍頭”比亞迪落戶下塘后,四年時間不到,220多家配套企業蜂擁而至——不僅是長豐,鄰縣定遠縣吳圩鎮也在建“汽車產業園”,醉翁之意不在酒,芳心暗許比亞迪。
最令人期待的還是即將投產的安徽佳通輪胎公司,其新廠區與比亞迪只隔一條馬路,“兩家企業配套,甚至可以省去運輸和包裝環節,輪胎從佳通生產線下來,用手滾到比亞迪去就行了。”長豐縣發展改革委負責人笑著說。
能產還要能銷。下塘工業園內,一列列棕紅色的貨運班列排列有序,即將發車,車廂里裝滿比亞迪汽車。去年10月,下塘鐵路貨運線建成通車,打通鐵路運輸的“最后一公里”,為比亞迪外銷開辟“第二通道”。十幾公里外的長豐莊墓河,正在籌建貨運碼頭;左店擬建通用機場——長豐著力打造“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只為新能源汽車貨暢其流。
圍繞增強產業鏈厚度,實現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構建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長豐人登高望遠,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放眼東望,第二十一屆“上海車展”如火如荼。車展上,一位外資車企高管慨嘆:“我們不是在參加一場展會,而是在見證一個時代的交接儀式。”
確實如此。安徽長豐,從無名小卒,到明星主角,30年披荊斬棘,就是中國汽車工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跟隨者”到“參與者”再到“領跑者”的最佳樣板。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