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安徽警方創(chuàng)新推出“無證明辦事”系統,在全省2493個公安政務服務窗口全覆蓋推廣—— 辦事無證明 民生有溫度

來源:安徽日報2024-08-01作者:

“沒帶證件也能辦成事,我省警方已經正式推出了‘無證明辦事’系統!”近日,銅陵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前,本來正因忘帶身份證而急得滿頭大汗的王女士,聽到民警介紹的新政策后,頓感一陣“清涼”。經過“刷臉”比對確認身份,系統自動調取數據核驗,王女士成功為孩子辦理了省內16周歲以下首次辦理身份證業(yè)務。

如何讓人民群眾享受高質量發(fā)展成果和高水平安全紅利?近年來,省公安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減證便民”工作部署,立足企業(yè)和群眾實際需要,深化警務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推進公安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探索推廣“無證明辦事”工作,努力提高辦事企業(yè)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數據賦能,創(chuàng)新政務服務“無證明”

“我們在調研中發(fā)現,‘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是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頑瘴痼疾。實現公安工作現代化,就是要在警務效能提升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省公安廳政務公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政務服務“減證辦、免證辦、碼上辦”,實現由“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不斷升級轉變,是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期待。

群眾的呼聲就是改革的哨聲。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省公安廳依托全省公安系統改革創(chuàng)新“揭榜掛帥”機制,先期在合肥、馬鞍山、池州市公安局試點“無證明辦事”工作。

2023年4月21日,基于“無證明辦事”目標的“警民通·馬上辦”系統正式在馬鞍山全市派出所、車管所、警務站等169個公安政務服務窗口上線使用,實現便民服務“無證明辦”、短信精準提醒辦、窗口主動提示辦、就近服務“跨域聯辦”等四大功能。

充分試點之后,安徽省警方全面梳理公安“無證明辦事”所需的83類數據共享需求,積極協調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在證照信息電子化、數據接口打通、數據歸集共享等方面加強跨部門、跨層級協作配合,依托“安徽省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已實現身份證、駕駛證、戶口遷移證、結婚證、營業(yè)執(zhí)照等10類高頻數據的“刷臉”核驗。

系統推進,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

阜陽市阮橋鎮(zhèn)距離太和縣城30多公里,居民辦理業(yè)務多跑一趟就是來回幾十公里的奔波。談及“無證明辦事”帶來的便利,阮橋鎮(zhèn)居民蔡女士記憶猶新。

前段時間,她帶著3個未成年子女,到縣政務服務大廳出入境窗口辦理港澳通行證,慌忙中忘記帶戶口本、嬰兒出生證等有效監(jiān)護關系證明材料。窗口民警得知這一情況后,讓心煩意亂的蔡女士別著急,隨即立即啟用“無證明辦事”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掃一掃,很快核驗、打印了戶口信息等材料,成功證明蔡女士與其子女的監(jiān)護關系,順利為其辦證。

從“減證便民”到“無證利民”,從“群眾跑”變成“數據跑”,公安機關不斷探索為民服務的新路徑。

今年3月15日,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省公安廳創(chuàng)新搭建的“警政通·暢優(yōu)辦”平臺,在全省2493個公安政務服務窗口全覆蓋推廣應用,基層窗口無需額外投入,只需“開通平臺權限+安裝攝像頭”即可直接使用,在全國率先全系統實現“刷臉”免提交或無需重復提交紙質材料,實現由“群眾自證”向“公安認證”的轉變,受到辦事群眾好評。同時,從軟件、權限、數據等層面強化安全保障,確保公民數據安全,真正做到了系統安全可靠、全面兼容、簡單易用。

“‘無證明’不等于‘零證明’或不需要證明,而是通過直接取消、數據共享、部門核驗、告知承諾等方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作為全省4941名被授權“警政通·暢優(yōu)辦”應用業(yè)務權限的基層窗口警力之一的池州市公安局民警胡瑞文介紹,“無證明辦事”打通了跨部門數據的壁壘,實現了群眾自證到政府認證的轉變,在方便群眾的同時,還解放了警力。

警務變革,打造便民利企“新生態(tài)”

“以前辦事缺少一個材料都辦不成,沒想到今天我?guī)缀跏恰悴牧稀娃k成了。”6月2日,桐城的王先生為公安政務服務變革帶來的省時省力而由衷贊嘆。當天,他來到肥東撮鎮(zhèn)派出所,為兩個孩子申請辦理遷移戶口。經核查,王先生未攜帶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孩子的出生證,民警打開“無證明辦事”系統,又聯系他現戶籍地桐城民警,最終成功辦理了業(yè)務。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折射改革的含金量。安徽省公安機關堅持改革強警科技興警,主動順應時代發(fā)展,不斷推進警務變革,讓公安政務服務更便捷更高效,辦事群眾更滿意更開心。

全省公安機關針對204項最小顆粒化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面細致梳理,對事項辦理過程中需群眾提交證明材料的合法性、必要性等逐項聯合“會審”,對累計梳理出的582個證明材料,采取直接取消、告知承諾、數據共享、部門核驗等方式分類明確免提交方案。目前,已直接取消9個、通過數據共享自動獲取416個、實行告知承諾制19個,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由原來平均每個事項需群眾提交2.9個證明材料“再瘦身”至目前的0.7個。

如何努力打造便民利企“新生態(tài)”,需要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記者了解到,全省公安機關將持續(xù)推出新舉措:建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動態(tài)調整機制,同步動態(tài)調整證明事項免提交清單;建立融合服務機制,結合“高效辦成一件事”“一窗通辦”綜合窗口建設,以公安“無證明辦事”為支撐,統籌推進減環(huán)節(jié)、減時限、減跑動,力爭實現“極簡審批”“極速辦理”“極優(yōu)服務”“極致體驗”;建立督導問效機制,通過“辦不成事”反映窗口、12389舉報投訴、網上查詢、實地走訪、模擬辦件等方式,對各地“無證明辦事”工作落實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加強監(jiān)督監(jiān)測,確保有諾必踐、便民惠警。

如今,現代化警務變革,正讓人民群眾真切享受改革帶來的滿滿“獲得感”。(通訊員 皖公宣 記者 李曉群)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qū)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海门市| 黎城县| 济源市| 杭锦后旗| 山丹县| 阿图什市| 勃利县| 青田县| 扎赉特旗| 吴桥县| 博湖县| 广丰县| 武陟县| 甘谷县| 广宁县| 邵武市| 宜君县| 黔东| 锡林郭勒盟| 廊坊市| 霍林郭勒市| 聊城市| 兴业县| 灵川县| 贡觉县| 海兴县| 台江县| 梁平县| 鄂尔多斯市| 凤阳县| 潞西市| 昌宁县| 张家港市| 全南县| 都昌县| 江永县| 申扎县| 屏东市| 潞城市|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