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小崗,沃野染綠,生機勃勃。整齊規劃的社區、智能控制的設施大棚、拔地而起的食品加工廠、江淮風格的標準化村宿……“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正展現出一幅現代化新圖景。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小崗村并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作出了“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重要指示。
春風浩蕩滿目新,感恩奮進正當時。9年來,小崗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面深化改革不止步,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村民持續增收之路。小崗村再一次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現代農業筑根基
4月17日,記者跟隨“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安徽往前趕”采訪團來到小崗村藍莓種植基地,溫室大棚內,一顆顆藍莓掛在枝頭,像藍寶石、綠寶石一樣,深色的果實表面覆蓋著一層白霜般的果粉,工人們正在忙著采摘鮮果。
“目前基地有大棚30個、占地70畝,藍莓品種包括西班牙42、L11等,大果型、甜度高,深受消費者喜愛。”小崗藍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毅告訴記者,“我們年產藍莓50噸左右,年產值達400多萬元,帶動附近二三十人務工增收。”如今,小崗村的藍莓通過“線上旗艦店+游客采摘+商販收購”立體銷售網,產品常常供不應求,其中電商渠道銷量占比達60%。
“開花結果”的不只有藍莓,匠心葡萄、小崗草莓、垚鑫甲魚等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小崗村種養產業更加豐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立足農業底色,小崗村以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為抓手,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持續推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登記確權頒證試點工作,全面完成2.2萬畝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1.37萬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土地流轉經營面積1萬余畝,占耕地面積的74%。隨著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小崗村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2024年,小崗村糧食產量達1.12萬噸。
與此同時,小崗村延伸產業鏈條,先后引進安徽農墾、北大荒集團、凱盛浩豐等企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扶持培育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11家,掛牌成立全國唯一以村命名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產業園區促振興
走進小崗村產業園,安徽小崗新鑼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及肉制品深加工項目基地內一派繁忙景象,幾棟大樓和廠房正拔地而起。
“我們這個項目是集生豬屠宰、分割、加工、儲藏及肉制品加工于一體,擁有目前省內單體最大的屠宰能力和冷庫庫容,投產后年生豬屠宰加工能力可達200萬頭,年產值30億元以上。”公司董事長劉甲浩告訴記者,項目達產后,預計可以帶動1000余人就業。
“吸引我們來此興業的主要原因是咱們小崗優良的營商環境,主要負責人經常上門詢問我們遇到的問題,現場就協調解決。”劉甲浩說。據了解,這個項目是在2023年第二屆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業(小崗)大會上簽約的,去年9月開工建設,投資5.6億元,預計今年10月投產。
“過去,小崗村農業以種植業及農作物加工為主,新鑼食品的建成投產將彌補養殖業不足,加粗、延長養殖業產業鏈,促進當地生豬養殖及冷鏈物流等產業加快發展。”鳳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如今,5平方公里的省級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里聚集了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知名企業盼盼食品的生產線已擴增至26條,以小崗村及周邊村莊的農副產品為原料開展深加工,各類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安徽省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圍繞“蒸谷米”開拓出水稻育種、產品研發、設備制造等多個板塊,先進加工生產線出口至海外。技術含量高、集約化程度高、附加值高的農產品加工和綠色食品產業串珠成鏈。
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2024年小崗村集體經濟收入148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0元。今年1月25日,小崗村迎來第8次分紅,作為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的股東,村民每人喜提720元紅包。從2018年起,小崗村累計分紅達2000萬元,實現了從40多年前“戶戶分田包地”到“人人持股分紅”的轉變。
農旅融合增活力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改革開了放,鳳陽一片新氣象……”在鳳陽縣小崗村“當年農家”景區內,伴隨著鏗鏘的鑼鼓聲,兩位頭裹毛巾、身穿藍褂、手拿花鼓的老人正在表演鳳陽花鼓,臺下是來此研學游的鳳陽圜丘路小學二年級的師生們,原生態的演出贏得現場師生和游客連聲叫好。
“當年農家”占地面積161畝,通過茅草房建筑群落和老式的木床、土灶、糧囤等生產、生活用具的實物展示,再現了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小崗人的生活圖景。
在“研學教官”的帶領下,孩子們通過體驗“當年生活”,認識中國農村的轉變,從歷史中汲取信念與勇氣。據景區工作人員鄧淑賢介紹,自2019年開展研學活動以來,“當年農家”景區共接待研學人數超20萬人次。
為了豐富小崗村文化旅游服務新業態,讓更多游客留得下、住得久、玩得歡,2023年9月,皖北地區最大的鄉村民宿集群——小崗村宿開門迎客。
小崗村宿是在小崗村小韓莊原址規劃設計建設的。項目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采取“村集體統一收儲+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的方式展開,目前已經建成民宿區院落、客房以及小崗大禮堂、小吃街、咖啡屋、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務設施。“村宿是小崗村鄉村旅游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宅基地改革示范項目。”村宿負責人韓正亮說。
而在田野深處,研學基地正加快建設,將再現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火車站及站臺場景,20節綠皮火車車廂變身為研學學生的集體宿舍,可載120人的觀光小火車將在1.2公里長的軌道上行駛,帶游客飽覽現代田園風光。
“小崗村結合5A級景區創建,正全力打造以友誼大道‘兩館一家’為核心的紅色文化旅游體驗區、以小崗村宿為核心的休閑旅游度假區、以國家級研學基地為基礎的鄉村旅游游樂區,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擦亮小崗紅色旅游品牌。”滁州市小崗村旅游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強對記者說。
去年,小崗村被聯合國旅游組織授予“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榮譽稱號,全年累計接待游客6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