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這為做好當前干部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確了根本目的。近年來,臨泉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導向,聚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積極踐行新時代好干部標準,以協同發力釋放干部工作新活力,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推動黨的事業高質量發展。
政治與專業協同,釋放干部思想活力。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必修課,制定貫徹新一輪干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實施意見,落實年度干部教育培訓計劃,舉辦各類培訓班36個,培訓6320人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強化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組織開展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年活動,圍繞全縣發展實際和干部能力短板,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實施干部培訓“百千萬”行動,推動百名干部上講堂、千名干部進黨校、萬名干部大學習,18名縣領導專題講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等課程24場次,前往長三角發達地區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經濟社會發展等專題培訓班6期,培訓縣處級領導干部29人次,鄉科級正職領導干部132人次,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更好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實踐與經驗協同,釋放干部擔當活力。常態化開展調查研究,結合“四下基層”活動,聚焦本年度調研課題任務要求,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縣級負責同志帶頭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18篇,不斷推動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搭建群眾議事平臺,與群眾坐下來面對面談心、零距離交流,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鼓勵群眾暢所欲言,充分發揮群眾集體智慧,共召開“村頭群眾會”10萬余場次,累計參與群眾約80萬人次,推深做實“有事找書記”工作機制,設立“書記接訪室”406個,發放便民服務卡50余萬張,做到紅白喜事、大病住院、家庭變故、意外災害、債務糾紛“五必訪”,及時了解動向,收集訴求,已收集群眾訴求3.12萬件,已解決3.02萬件,解決率97%。善于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推動清單化、閉環式完成任務,吸收借鑒“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社會治理、“千萬工程”環境整治、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等典型經驗,“不等不靠、快馬爭先”,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
選拔與培育協同,釋放干部干事活力。堅持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在干部工作中嚴把選人用人關口,推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持續開展政治素質專項測評,嚴格執行政治表現鑒定“雙簽字”制度,認真落實省委關于樹牢正確政績觀干部考察必問、選拔使用必看等“五必”要求,按照縣委重年輕化但不唯年齡、重專業對口但不唯專業、重學歷但不唯學歷“三不唯”原則,選優配齊領導班子尤其是單位正職,研究調整干部352人次。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鍛煉,建立完善“傳幫帶”“導師制”等制度,結合新錄用公務員、選調生等群體特點制定幫帶措施,突出基層一線歷練和識別干部,組織12人次干部到信訪一線鍛煉學習,推薦選派11名干部到蘇州、合肥等地掛職和跟班鍛煉,對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公務員,及時調整到“吃勁負重”部門領導班子歷練。完善領導干部交流輪崗制度,精準選派10名干部到縣直單位領導班子任職,積極引導老干部到信訪維穩、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崗位干事創業和發揮余熱,穩步有序引進縣外優秀公務員回臨泉工作。聚焦專業化干部發展需要,扎實開展專業化干部選配工作,選配31名專業化干部,促進干部發揮專業優勢,推進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激勵與約束協同,釋放干部成長活力。建立完善干部保障機制,持續落實激勵關愛鄉鎮干部“十條”舉措,積極回應鄉鎮干部需求,加強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信訪維穩等鄉鎮工作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擇優選拔政治忠誠、實績突出、能打硬仗的鄉鎮干部43人。選配縣直部門領導班子成員時,優先考慮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優秀干部,從鄉鎮交流30名干部到縣直部門任職。對7名長期扎根偏遠鄉鎮、默默奉獻的“老黃牛式”鄉鎮干部統籌交流到城區街道工作。統籌使用職級職數資源,推動97名鄉鎮優秀公務員晉升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推薦6名優秀鄉鎮黨政正職晉升四級調研員。改進綜合考核工作,聚焦工作實績,優化簡化考核內容、指標、分值,提高考核工作合理性、操作性、實效性,整合重復指標5項,減少非重點考核指標6項。推進鄉鎮“五小”項目建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等設施場所,積極發揮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作用,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和聯誼會120余場次,增強鄉鎮干部職工獲得感和歸屬感。嚴格落實干部監督信息溝通機制,用好干部監督舉報熱線平臺,圍繞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信訪舉報等內容,先后向12家單位和32名領導干部發送主動提示函,給予組織處理4人、提醒函詢誡勉12人次。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客觀公正對待受處理干部,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對表現優秀、符合條件的6名干部在影響期滿后予以提拔和進一步使用。
改革與發展協同,釋放干部創新活力。堅持對標對表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形成高質量“路線圖”和“施工圖”,堅決完成“規定動作”,精心謀劃“特色動作”,搶抓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先發地區產業轉移、加快皖北振興等帶來的新機遇,發揮人力、農業、市場等比較優勢,大力深化“六項改革”,加快建設“八個區域性強縣”,著力打造綠色食品加工供應基地、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基地、姜尚文化旅游目的地、新興特色產業集聚區,奮力實現“兩個爭創”目標。鞏固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持續深化“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年”成效,組織開展縣直機關“黨建規范提升年”活動,著力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堅持以創建全國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領跑縣”和省級創新型縣為抓手,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加大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力度,持續釋放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強烈信號,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爭做改革發展的促進派和實干家。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制,健全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變動交接制度,建立問題交接責任清單,爭取把“舊賬”理好、把“新功”建出,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