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今年,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首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引起代表委員們熱議和媒體關注,“反內卷”成為討論的高頻詞語。
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事關高質量發展。以汽車行業為例,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降價車型達227款,其中新能源車新車平均降價達1.8萬元。價格戰導致車企利潤大幅下滑,去年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降8%;利潤率只有4.3%,顯著低于下游企業利潤率6%的平均水平。還有光伏行業,陷入產能過剩和技術同質化困局,行業爆發大規模價格戰,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1家上市光伏企業中,有39家凈利潤虧損。如果任由“內卷式”競爭狂奔,產業可持續性發展將難以為繼。
培育“不能卷”的內生動力。行業“內卷”的病因是低水平重復競爭,根源在于創新不足,產品與服務同質化,導致企業依賴降價手段爭奪市場,這又進一步導致企業利潤微薄,研發投入乏力,陷入越卷越貧、越貧越弱的惡性循環。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堅持底層技術創新,才能持續實現效率提升、體驗提升?!跋蚯芭埽辉鼐怼?,推進產品高端化,突出差異化和個性化,變“價格戰”為“價值戰”,才能從根子上避免“內卷式”競爭。
開拓“不愿卷”的市場出路。產能過剩、供求關系失衡也會引發“內卷”。聚焦供需平衡,因地制宜上項目、抓引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給“內卷式”競爭釜底抽薪。如果產能絕對過剩,就需要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移,出海破“卷”,實現無傷害化解。強化稅收等政策引導,降低企業跨境運營成本,激勵鏈主型企業組織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產業鏈出海聯合體,推動產業從“單點出?!毕颉叭湽糙A”升級。
構建“不敢卷”的體制機制。在尊重市場競爭規律前提下,靠制度和監管打牢堤壩,避免“內卷”發生。加強執法監督和合規引導,健全價格監測機制,實時監測產品價格,對惡意低價傾銷行為,依據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以及《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等法律法規進行處罰,維護好正當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信用制度建設,將“內卷”行為納入信用評級,與政府扶持政策、招投標資格、債券發行、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融資等掛鉤。多方施策,形成“不敢卷”的氛圍和利益關系,才能有效制約“內卷式”競爭。
“不敢卷”既靠自覺更靠規矩。有些地方不是干“人無我有”,而是不顧自身條件,“別人干啥我干啥”,為了引資上項目,不惜做“賠本買賣”,實施“零地價”“稅收返還”等優惠,客觀上干擾經濟秩序,造成產能過剩,加劇“內卷”。糾治地方“內卷式”競爭,需要完善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用過度優惠換項目。要優化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根據不同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確定發展目標,制定差異化考核標準,量“顯績”更要稱“潛績”,用考核“指揮棒”驅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