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三個區分開來”: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
“三個區分開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中形成的重要政治原則,對于治理不擔當、不作為亂象,調動干部放開手腳抓改革、放下包袱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就是要認真容錯糾錯,破除“干得越多、錯得越多”的洗碗效應,讓黨員干部放開手腳、放下包袱,敢闖敢試、擔當作為,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心無旁騖、全力奔跑。
放開手腳、放下包袱是在遵規守紀前提下擔當作為、放手干事。當前,改革道路上仍面臨著很多復雜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攻克了不少難關,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敢于突進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面對新矛盾新挑戰,不斷推進改革。黨員干部通過轉變思路、調整方法,將吃透精神與摸準情況結合起來,在涉及改革的難點、堵點、痛點上以創造性執行推動高標準落實,努力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放開手腳、放下包袱,敢闖敢試、擔當作為,要求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必須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時刻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始終心系“國之大者”,樹牢“一盤棋”思想,堅持局部服從全局、“自轉”服從“公轉”,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保持歷史耐心,堅持循序漸進,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對看準了的事情,用釘釘子精神干下去,一錘接著一錘敲,不見成效不收兵。
放開手腳、放下包袱,敢闖敢試、擔當作為,要求新時代的領導干部必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不做表面文章,杜絕“圍著表格轉”“圍著痕跡轉”“圍著材料轉”等現象。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不搞脫離實際的互相攀比,不盲目鋪攤子、上項目,防止竭澤而漁、勞民傷財。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努力鍛造“金剛鉆”、錘煉“硬功夫”、練就“幾把刷子”、成為“行家里手”。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工作,敢于探索嘗試、善于改革創新,聚焦難點工作想出思路“破題”、找出辦法“破冰”、拿出措施“破局”,用一個個具體的“小創新”落實“大戰略”,以“破壁出圈、登頂出彩、改革出新、項目出效”為路徑指向,形成干有目標、抓有載體、行有合力的生動局面。
(作者為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講師團研究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