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而名,因產而興。被譽為旅游勝地、名茶之都的黃山,以獨有的自然和人文之美,孕育了百花齊放的茶產業、開放包容的文化產業,培育了充滿澎湃動能的新興產業。近年來,黃山市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思路創新、科技賦能,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賦予徽風皖韻新的發展內涵。
科技賦能,延續千年茶香
走進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運輸車間,空氣中茶香彌漫、沁人心脾,一捆捆包裝嚴密的茶葉,正經過傳送帶有條不紊地運進集裝箱。這46噸屯溪綠茶將被運往上海港口,銷往國外。
有著70多年制茶史的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是集基地建設、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全自動制茶生產線和“屯綠”等知名品牌,生產的屯溪綠茶、黃山毛峰等茶葉出口西北非、中東、中亞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從古絲綢之路開始,黃山茶就飄香國外,是國內最大的眉茶出口集散地。如何讓黃山的茶招牌經久不衰?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福壽回答道:“不忘初心,讓客戶喝的每一口茶都是一樣的,都是熟悉純正的味道。”簡單的答案背后,是漫長而艱辛的守正與創新,這也是對黃山市茶產業發展的精準概括。
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先得是放心茶。2020年以來,黃山市著力打造全國首個全域茶葉無農殘城市,采用“誘蟲黃板+生物農藥+生態農藝”的方式,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域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生物農藥集中配送體系覆蓋率達100%,全市鮮葉抽樣歐盟達標率穩定在90%以上。
好茶還需是明白茶。為了守好金字招牌、讓消費者喝上正宗黃山茶,黃山市給茶葉印上“身份證”,建成全省首個市域茶葉品牌數字化管理平臺——黃山市茶產業大腦,實現一片茶葉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溯源。消費者只需掃一掃包裝盒上的溯源碼就能查到茶葉的身份信息。
“我們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成立了冬茶研究所,2021年研發了冬茶啤酒、冬茶含片等衍生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填補了冬茶制品的空白。”黃山市新安源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方素霞說。科技賦能,讓黃山市在智能制茶、品類拓展等賽道上“卷”出了新花樣。
聚星布鏈,繪就全域之旅
晚秋晴日的下午4點半,青山如黛的塔川村游人如織。夕陽余暉下,金黃的百畝稻田、紅葉漸染的百年烏桕和古樸的徽派民居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徽味十足的繽紛秋景圖。位于黟縣宏村鎮的塔川村,已成為眾多游客的賞秋目的地。
20世紀90年代,塔川村就因紅葉秋景出圈,來采風的攝影師經常找附近農戶借宿。現在的塔川村已有民宿68家,是黟縣8大民宿產業集群之一。咖啡廳、集市、停車場等小業態的引進,讓塔川村的公共服務功能更加豐富。“今年10月份,塔川村客流量達10萬人次,11月的第一周,客流量已達到9萬人次。”宏村鎮黨政辦工作人員張捷倩介紹。
為適應游客出游半徑和旅游方式的轉變,滿足周末游、生態游、城鎮游的旅游需求,黃山市以自然景點為依托,疊加特色民宿和文旅活動,為游客提供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旅游場景和體驗。塔川等旅游微景點的不斷涌現,為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版圖點綴了亮麗色彩。
行駛在黟縣去往宏村景區的必經之路上,沿途可見數十個色彩斑斕的自然風景片區和人文特色景觀。這條四季多彩的自駕長廊就是全長85公里的醉美218旅游風景道,是最受歡迎的自駕IP之一。
“為給游客提供更好的自駕游體驗,黃山市投資約15億元實施黃山旅游風景道項目(一期),建設皖浙1號、環太平湖等5條旅游風景道,全長450公里。實施路面提升、標識更新、沿線配套等項目,打造暢、安、舒、美的自駕旅游路線。”黃山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許鈞愿介紹,黃山旅游風景道項目(一期)今年年底將基本建成,徽杭古路、祁紅茶旅等5條二期旅游風景道已進入前期推進階段。
作為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核心區,黃山市把旅游風景道的改造升級作為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連接器,把景點串成景區。同時,黃山市還積極盤活閑置資產,對65個廢棄道班進行改造,6個已“蝶變”成民宿,其中,宏村道班驛站就位于醉美218旅游風景線上,已累計接待游客超萬人次,營業收入超百萬元。
凝智聚力,再塑城市名片
2023年茶產業綜合產值260億元,2024年1—10月旅游總收入747億元,黃山市今年還將有另一條產業鏈營業收入有望突破百億元,那就是汽車產業。
在黃山菲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菲英研究所,酷似水晶的各色方解石閃閃奪目,它們要“過關斬將”,通過嚴格的檢測后才能正式成為制作摩擦材料的原材料。
率先實現無石棉技術配方摩擦新材料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新型材料提升剎車片性能,成為新能源車關鍵減重零部件;建設省級技術研發中心,打造創新型領軍企業……致力于汽車制動系統開發應用的黃山菲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產品迭代,現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2件,已具備年產汽車制動器襯片3500萬片、離合器總成50萬套的生產能力。2024年1—10月,公司銷售收入近1.54億元,實現稅收1080萬元。
14年前,黃山市瑞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在黃山市高新區落地生根,一條汽車電子電器產業鏈也悄然而起。這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各類車用電子電器開關、汽車頂燈控制模塊及車內智能面板的高新技術企業,不僅擁有SMT全自動化生產線,還建立了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CNAS認證實驗室,其汽車頂燈控制模塊業務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達15%,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已連續5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0%,這離不開政府在土地租賃、人才引進、資金等方面的扶持。我們位于上海的研發中心就是開發區幫忙租的,政府引進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也逐漸完善了整條產業鏈。”黃山市瑞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修治說。
科技創新型汽車零部件企業集聚,讓黃山市汽車產業迸發出澎湃動能。在全省發展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機遇下,黃山市聚焦汽車電子電器、汽車轉向系統、汽車金屬件等產業細分賽道,強化招商引資、深化產學研合作,大力推進汽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現已成為安徽省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生產制造的重要基地。
截至2024年底,黃山市擁有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61家、規上限上汽車后市場企業52家,汽車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7家。2023年,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產值增長28.7%,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