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評論--時評

廢舊手機回收,必須設置“安全模式”

來源:工人日報2025-04-08作者:舒愛民

據4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記者從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中國資環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范項目順利完成試運行,開始面向省會城市開通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服務。根據行業數據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手機閑置總量或將達到60億部。電子電器中含有金、銀等貴金屬,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但廢舊手機因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特殊性,在循環利用中必須特殊處理。

當“抽屜手機”成為閑置手機資源的代名詞,當每噸廢舊手機能提煉出數量可觀的貴金屬時,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被忽視的“礦產”。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近日推出的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模式,不僅為閑置手機提供了安全出口,更揭示了破解廢舊手機回收難題的關鍵:唯有構建全鏈條的安全體系,才能兼顧資源價值與數據安全,推動循環經濟行穩致遠。

數據顯示,我國廢舊手機存量超20億部,但僅有5%進入正規回收渠道。消費者不愿將手機“交出去”的深層焦慮,源于數據泄露的切實風險。即便多次格式化,通過技術手段仍可能恢復數據,而街邊小販的暴力拆解、二手平臺的暗箱操作,更讓隱私保護成為困擾人們的心結。這使得大量廢舊手機淪為“沉睡資源”,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帶來電池老化、重金屬污染等環境隱患。

新聞中提及的安全回收處置項目,其創新之處在于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將安全理念貫穿回收全流程,用戶通過“芯碎無憂”小程序下單后,可選擇保密郵寄或上門銷毀服務。這種“物理粉碎+化學處理”的組合拳,不僅確保數據徹底銷毀,還能提升資源利用率。

推廣這類廢舊手機回收的安全模式,十分必要。一方面,應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手機廠商建立回收體系,健全回收企業資質認定標準,杜絕“劣幣驅逐良幣”;另一方面,需加強數據清除技術的研發,從根源上消除信息殘留風險。

當手機回收從“游擊戰”轉向“陣地戰”,折射出循環經濟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的必然趨勢。在“雙碳”目標與資源安全的雙重壓力下,廢舊手機回收的安全模式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發展理念的革新。唯有將安全基因植入回收體系的每個細胞,才能讓“沉睡的礦山”真正變成綠色寶藏,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動力。


責任編輯:賀鵬云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兰考县| 十堰市| 大埔县| 青神县| 新余市| 会昌县| 循化| 安乡县| 潼关县| 金坛市| 响水县| 漳平市| 西吉县| 泽库县| 宿迁市| 治县。| 阜康市| 新晃| 邹平县| 清原| 兴隆县| 霍林郭勒市| 怀宁县| 洪湖市| 富裕县| 陇西县| 惠水县| 蒙山县| 抚州市| 华池县| 石棉县| 浠水县| 右玉县| 白河县| 海安县| 卫辉市| 上林县| 柯坪县| 关岭|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