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高興就辭職,這位姑娘的確夠“硬氣”。既然當事女孩的“硬氣””有多種可能性,我們就不應該盲目地對這份“硬氣”叫好。但無論如何,這份“硬氣”的出現已經證實了一點:野蠻的“加班文化”不得人心。
近日,浙江義烏一位姑娘發帖吐槽自己的假期經歷:“放假玩得好好的,分管領導突然來找我,說‘十一’假期選兩天值班,非常突然,好像是說有個人臨時有事,要頂上??晌乙呀浻行谐贪才帕?我說我不在家,出去玩了,領導竟然說公司大于個人,把行程取消!我火氣一下就上來了,直接開懟,說不干了……感覺這是我最近最硬氣的一次了。”
一不高興就辭職,這位姑娘的確夠“硬氣”。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找個工作并不容易,即便不那么理想,也得謹慎對待、好好珍惜。畢竟,這份工作不僅是自食其力的一個飯碗,也是自我發展的一級臺階。但是,這么重要的一個“物件”,這位姑娘“火氣一上來”,說扔就給扔了。要知道,在“996”“24小時待命”已成某種職場常態的今天,假期加班對職場“老司機”們來說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就算心里有一萬個不愿意,就算領導的要求來得再“突然”,他們的選擇通常也只有一個:一邊發著“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的感慨,一邊推掉既定的安排,服從“命令”,及時上崗。相比之下,義烏的這位女孩顯然要“硬氣”得多。
當然,僅憑一個吐槽帖難以判定這份“硬氣”的成色。到目前為止,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發帖人的吐槽,缺少來自被吐槽一方的聲音。鑒于這份吐槽已成為一大輿論熱點,盼望被吐槽的公司也能及時出面發聲,以便人們能對事情有更“平衡”的了解,進而做出更恰當的判斷。
一種可能是,當事女孩的吐槽完全屬實。事先,公司并沒有說加班的事。當事女孩本計劃在“十一”假期放飛自我,好好地玩幾天。可是,就在女孩沉浸在假日里的時候,敗興的事情不期而至:突然接到分管領導的“指令”——取消既定的行程,回公司上班。而原因竟是,某位同事臨時有事,需要有人替班。這當然難以忍受!用人單位再強勢,就業形勢再嚴峻,員工的法定權益也是要維護的。在沒有事先安排的情況下,員工的假期不能輕易“打擾”。如果由于某種原因確需“打擾”,那也得商量著來,不能以“公司大于個人”之類的“理由”強迫員工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回來加班。在這個意義上,當事女孩“硬氣”得理直氣壯,“硬氣”得令“老司機”們汗顏。
另一種可能是,當事女孩的吐槽只是一面之詞。如果公司事先已對假期加班打過“招呼”,假日外出游玩只是當事女孩的“一廂情愿”,再做這樣的吐槽就不應這么理直氣壯。對有些行業而言,假期加班在所難免。在這個意義上,“硬氣”與敬業并不矛盾。只要能給予足夠的加班費或補休,這樣的加班不僅無可厚非,而且理所當然。如果當事公司這樣要求員工假期加班,當事女孩的“硬氣”就更像是一種應盡量避免的意氣用事。
還有一種可能,這個吐槽帖是被“策劃”出來的,吐槽的“義烏女孩”只是一個刻意制造出來的“代言人”——在一個“恰當”的時間節點,表達對某種司空見慣的“加班文化”的厭惡。
既然當事女孩的“硬氣”有這么多可能性,我們就不應該盲目地對這份“硬氣”叫好。但無論如何,這份“硬氣”的出現已經證實了一點:不近人情的“加班文化”不得人心。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