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評論--觀點

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來源:人民日報2024-08-29作者:魏哲哲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4起打擊整治涉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兩人因詆毀他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3人因網絡暴力被行政處罰。

公安機關高度重視“飯圈”亂象,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相關領域違法犯罪行為,釋放了執法部門對“飯圈”亂象零容忍嚴打擊的信號,有助于健全防范治理的制度機制,更好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贏得廣大網民的點贊。

相較于現實社會,網絡空間具有隱匿性、虛擬化的特征,容易使一些人失去言行的邊界感和責任感,滋生了一些無序的情緒宣泄和網絡暴力等違法行為。網絡空間存在的戾氣和亂象,既給被害人帶來身心傷害,也污染網絡生態、破壞社會秩序。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我國民法典、刑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均對互聯網信息發布、傳播和違法責任作了明確規定。近年來,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文件、發布典型案例、開展專項行動等,不斷完善治理網絡空間的法律制度,網絡生態持續向好。今年8月1日起,《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施行,防治網暴有了專門法規。這些剛性有力的法律制度,為懲治“飯圈”亂象、網絡暴力、網絡水軍等突出問題構筑起法治防線。

網絡空間“飯圈”亂象等問題的背后,往往存在著“流量至上”的利益追逐。只有高懸法治利劍,堅持嚴懲立場,讓違法犯罪者付出代價,網絡環境才能不斷凈化,釋放出更多正能量。泄露個人信息、網絡暴力等行為,涉及民事侵權責任或行政處罰,甚至可能構成誹謗、侮辱、尋釁滋事等刑事犯罪。實踐中,司法機關及時介入,對于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網絡侮辱、誹謗犯罪,依法適用侮辱、誹謗刑事案件自訴轉公訴程序,彰顯了對涉嫌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的犯罪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形成了有力法治震懾、樹立了鮮明導向。

當下,網絡產業加速發展,需要持續提高網絡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強日常監管,善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健全長效監管治理機制;另一方面,需要網絡平臺更加有所作為,及時清理不良內容和賬號,摒棄拉踩引戰、煽動對立的“有毒流量”。對于廣大網民來說,要做到理性謹慎表達,不傳播謠言信息,自覺維護良好網絡生態,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9日 19 版)


責任編輯:賀鵬云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拜城县| 郴州市| 阳新县| 葵青区| 屯昌县| 罗定市| 博客| 舞钢市| 建阳市| 固阳县| 潼关县| 大港区| 梁平县| 元朗区| 东乌珠穆沁旗| 平原县| 滨州市| 大兴区| 黑山县| 中方县| 花莲市| 兰溪市| 广德县| 获嘉县| 邯郸县| 仪陇县| 苍南县| 本溪市| 宝兴县| 浙江省| 玉树县| 义乌市| 清远市| 闵行区| 黑河市| 文水县| 于都县| 绍兴县| 馆陶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