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理論--視野

以融合創新為抓手 走現代化大農業發展道路

來源:光明日報2024-05-24作者:

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

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發揮特色農產品生產優勢,通過科技賦能、品牌賦能和文旅賦能,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提升農民幸福指數,拓寬農村產業發展空間。

科技賦能,在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中啟動“強引擎”。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利器在科技,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科技賦能的重要任務,是推動科學技術在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中開拓廣泛的應用空間,實現更多轉化成果。農業是立國之本,科技是強國之器。不斷深化農業與科技的融合,既可通過科技創新為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提供新技術、新路徑,為現代化大農業向新領域、高品質升級發展釋放新的發展活力;又可通過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市場驅動力,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注重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有效轉變,激發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動能。

品牌賦能,在品質化供給、精細化服務中增強軟實力。優質的農業產品是品牌建設的基礎,高效多元的服務是提升產品價值的關鍵。品牌賦能是提升農業整體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是農業產品從“特色”到“地標”的關鍵密碼,更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升級,農業產品向品質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新興農業產品、新型產銷合作和培育模式、新興消費場景不斷涌現,地標性特色農業產品和服務成為各地競相發力的競爭熱點。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需要依托品牌賦能,積極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以現代化大農業效牽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不斷拓展。

文旅賦能,在深挖鄉土文化底蘊中開辟新賽道。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不僅需要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更需要挖掘鄉村資源的綜合利用潛力,尤其是通過文旅賦能,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通過資金、技術和市場等要素向鄉村轉移,并與鄉村的文化、生態和土地等資源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產業跨越傳統產業邊界,與文化旅游產業發生“化學反應”,將農村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拓展農村產業的新場景、新賽道。農文旅融合發展,是新發展階段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新機遇,宜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底蘊,深刻理解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等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保留鄉村原真性的基礎上,推動農文旅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發展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注重多元創新轉變。

(作者:崔明浩,系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金溪县| 阿克| 称多县| 攀枝花市| 邵武市| 青河县| 南华县| 呼伦贝尔市| 海门市| 萝北县| 尉犁县| 泸西县| 湖州市| 澎湖县| 洛扎县| 中阳县| 台东市| 吉林市| 玉田县| 菏泽市| 重庆市| 延津县| 徐闻县| 孝昌县| 甘德县| 尖扎县| 大荔县| 垫江县| 广汉市| 罗定市| 海安县| 民勤县| 绥德县| 宝丰县| 松潘县| 桑植县| 珠海市| 青铜峡市| 康平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