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理論--視野

加快培育新時代科技創新文化形態

來源:浙江日報2024-03-04作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能力,既要通過政策體系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更要通過培育塑造新的文化形態實現科技創新生態的持續優化。

新時代科技創新文化形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文化形態,是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的重點難點所在。那么,當前如何進一步加快培育新時代科技創新文化形態?

從頂層設計來說,應著眼于政策體系的融合發展。由于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緊密相關,政策體系應一體化推進、“一盤棋”統籌,特別是發揮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門合力,融合科技與教育、人才等的協同效應,改變科技政策“單兵作戰”的不利局面。

從形態內涵來說,應著眼于理論邏輯的深刻把握。全面理解認識科學技術,關鍵在于大力支持科學社會學、科學知識經濟學等交叉學科發展,深入探討如何發揮科學研究的正外部性效應等基本問題,從而讓科技政策更能體現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

從實現路徑來說,應著眼于科普教育的持續推進。現階段,我們仍應將科普作為一項緊迫任務貫穿始終,深入拓展科普網絡,解決好優質科普資源供給不足、城鄉科普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從關鍵環節來說,應著眼于基礎研究的優先支持。基礎研究雖然是“冷板凳”,但決不代表“無用”,而是意味著“大用”。對基礎研究的優先支持,就是要形成寬容失敗、鼓勵坐“冷板凳”的科研環境,這在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尤其要率先突破。

從長期任務來說,應著眼于人文素養的普遍提升。科學技術與人文素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歷史上的科技強國無一例外都是文藝繁榮之國。應注重提高人們的文學藝術等修養,鼓勵支持以科學技術為題材的藝術創作,為科技發展和應用提供深厚的文化積淀。

當下,浙江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正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作為現代文明的重要一環,科技創新文化形態的塑造將從整體上促進社會形態的塑造,推動浙江經濟沿著含金量更高、驅動力更強、可持續性更顯的道路奮勇前進。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合山市| 淮阳县| 松潘县| 西贡区| 绥德县| 萨嘎县| 军事| 芜湖市| 宁阳县| 洛浦县| 高邑县| 虎林市| 邹城市| 元氏县| 外汇| 霍山县| 乾安县| 延吉市| 鹰潭市| 柘城县| 宿州市| 泽州县| 乐陵市| 马鞍山市| 贵溪市| 阿拉善左旗| 镇巴县| 万州区| 焦作市| 辽中县| 民权县| 磐石市| 云安县| 静宁县| 漠河县| 襄城县| 灌阳县| 甘泉县| 普格县|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