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18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25年“公眾科學日”活動火熱舉行,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聚變堆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等大科學裝置“集中亮相”,吸引約6萬市民參與這場“科普盛宴”。
在活動首日上午,等離子所EAST控制大廳門前排起長隊。不少人將“人造太陽”作為探秘科學島的第一站。
“其原理是模擬太陽內部反應,通過氘、氚等元素聚變穩定釋放能量,在今年,它已經創造了億度千秒的世界紀錄……”科研人員向參觀者重點講解了“東方超環”EAST背后的原理,讓大眾對于人類能源終極夢想有了更多憧憬和想象。
“小車漂浮起來了!”在強磁場中心,大眾不僅零距離參觀了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還通過磁懸浮實驗演示,直觀感受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將超導體“小車”浸入液氮冷卻,再放置于磁體“軌道”上,輕輕一推,小車便開始懸浮滑行?!耙旱臏囟葹榱阆?96攝氏度,在這個低溫環境下,小車產生了超導狀態,并與下方的磁鐵軌道形成了相斥的力量,這就是磁懸浮?!笨蒲腥藛T利用實驗生動展示了磁懸浮原理。
探索植物克隆的秘密、參與科技手工制作……為進一步激發市民的科學熱情,活動期間還開放了安光所光電子展廳、智能所智能育種加速器展廳、合肥現代科技館等20多個科普展廳、重點實驗室等,并特別推出了科學實驗表演、互動科學體驗。
合肥現代科技館內,引力劇場區域的非牛頓流體實驗等科學實驗表演吸引了大批親子家庭。實驗員帶領孩子們用玉米淀粉制作“非牛頓流體”,用力捶打時流體變硬,輕輕觸碰則柔軟如液。
“每年在公眾科學日的時候,來科學島參觀的人數都特別多。今年大家的科學熱情更加高漲,對科學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僅半天時間,已經超過了兩萬人次?!焙戏尸F代科技館館長孫裴蘭表示。據了解,這也是合肥現代科技館在升級改造后首次亮相“公眾科學日”。
此外,活動還推出《機器人的奇妙進化——從鋼鐵助手到智能伙伴》《宇宙飛船的十萬個為什么》等20余場科普報告。
以科學之問,啟未來新程。在兩天的活動時間里,約6萬民眾匯聚科學島和聚變堆園區,共同探索科學樂趣、感受科技魅力。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