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我省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正式在安徽大學發布,標志著安徽教育數字化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近年來,我省全面踐行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戰略規劃,有力促進高等教育領域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加快培養適應和引領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目前,全省共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44所本科高校設置523個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專業點,每年可培養約3.5萬名相關人才。在此基礎之上,我省積極構建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體系,并在全省本科高校推廣。
據介紹,開設普及型、寬領域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工智能的工具屬性,提升學生的科學創新素養。
我省設計的這套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由“1+M+N”教學體系構成:“1”為人工智能基礎知識;“M”為AI+學科,即結合各自本科專業學科;“N”為AI+產業,即賦能我省的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省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由省教育廳指導,省內13所高校根據學科所長共同建設,安徽大學牽頭聯合在皖高校和行業企業共同運營。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支持課程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推廣,積極與頭部企業合作搭建課程運營平臺,創新“政企校”三方共同運營的新模式。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