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熱愛,才能堅守。”5月7日,在中煤礦建機電安裝公司“沈珠珠勞模創新工作室”,41歲的沈珠珠目光堅定地說。
沈珠珠認真為學員講解著平板對接立焊的焊接方法。別看她現在從容不迫、侃侃而談,而在2001年,沈珠珠剛被分配到原中煤三建總機廠鉚焊車間當電焊工的時候,還是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沈珠珠(右二)在工作室為徒弟們上專業課。
“焊工是很苦的,一個女孩子可不要哭鼻子哈……”剛進車間時,師傅們擔心沈珠珠吃不了苦,只讓她跟在后面看、打打下手。
“我能行!”倔強的沈珠珠更加努力。每天,她臟活累活搶著干;工余時間在廢鋼板上練習,焊花濺到身上像針扎一樣的疼,她咬著牙不退縮。
“這孩子有股子韌勁!”電焊工高級技師吳世宏看到了沈珠珠的吃苦耐勞又用心,便收她做徒弟,傾囊傳授電焊技術。
為了練好腿功和腕力,沈珠珠要求自己吃飯看書都盡量蹲著,空閑時間就用鉗子夾著筆在廢報紙上反復琢磨苦練焊接手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沈珠珠焊接的焊縫越來越均勻、成型越來越漂亮,經考核順利取得了焊工上崗證。
沒多久,單位承接了藥廠罐群制作任務。這是廠里的重點工程,沈珠珠主動申請參加。第一次遇到不銹鋼材質,大直徑、單體重、焊接工藝復雜多變的加工難題,她勇敢迎接挑戰,終于摸索出了電流、電壓、焊接速度等最佳焊接參數的適焊方法。工程完工后,甲方專門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無損探傷檢測,焊縫優良品率達100%。
2016年12月,銅陵工地安裝井架工期將至,急需馳援,沈珠珠主動請纓。“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一樣能做到!”在天寒地凍的工地上,沈珠珠和男同志一樣分班作業。一個班下來,整個人成了“冰棍”,渾身僵硬,透著鉆心的寒氣……
“過硬的技術都是練出來的。正是經過在工地上反復磨煉,焊出的每一道焊縫才都能達到光滑整齊。”沈珠珠驕傲地說。
平日里,沈珠珠多學、多練、多看,努力提升焊接技術。從焊條電弧焊的全位置焊接、單面焊雙面成形、手工鎢極氬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埋弧自動焊到碳弧氣刨、手工和數控切割等離子切割,她都能輕松“拿捏”。
“如果僅為了焊接而焊接,技術就會停滯不前。如果為了焊好而焊接,就會不由自主地花心思。這就是我的秘訣。”在工作中,沈珠珠把握規律總結經驗,創新焊接理念、技術和方法,完美解決了一些生產施工中的焊接技術難題。
當日,在“沈珠珠勞模創新工作室”里,師傅吳世宏夸贊道:“小沈的身上透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特別能吃苦的秉性。一般人吃不了的苦,她都能吃。在工作中,尤其追求焊接細節處的完美。”
焊工很辛苦,工作環境往往是嘈雜的大修現場、幾十米的高空,在炎炎烈日和冰天雪地里施工都是常態。
沈珠珠(左)對青年焊工進行現場指導。
許多人都問過沈珠珠同樣一個問題:單位有很多適合女職工的工作,為什么偏偏選擇了堅守在電焊崗位?她的回答是:熱愛。一把焊槍,一根焊條融合兩塊鋼板,這樣的力量太神奇了。施焊時濺起的焊花,就像以前過年時的煙花,璀璨又迷人。
“人盡其才,職盡其能。一個好的企業需要人才技術的整合,人才多了企業才能發展進步。”如今,沈珠珠也成為了一名師傅,借助工作室,她為青年焊工們開設特殊工藝課堂,講解并現場指導操作,針對施工中出現的焊接難題開展技術攻關,完成簡易射吸式氣體保護焊氣體配比器等4個創新課題……
焊縫均勻、花紋平整,干活特別細膩,20多年的不懈努力,沈珠珠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女焊將”,先后獲得安徽省“最美青工”“安徽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建筑工匠”等多項殊榮。
“我喜歡每一個與焊花共舞的日子。”當沈珠珠頭戴面罩引燃電弧的時候,面罩后面就是一個屬于她的世界。“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在焊工崗位上一直奮斗到退休。握上焊鉗,我就特別踏實,就像握住了人生的舵,就有了方向和目標。我還要傳承焊接技術,帶出更多的優秀技術人才!”(記者 徐志勤 實習生 孫一菲 通訊員 韓桂芳 攝影 記者 梅月 通訊員 張鋒)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