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新民村,有這樣一家人。40年前,表哥去世,表嫂改嫁,留下了3歲的侄子金家升,以及4歲的侄女金家云。彼時20多歲的王業蒼辭職返鄉,攬下照顧侄女侄子的擔子,撫養他們長大成人。前些年,王業蒼患上胃癌,侄子侄女沒有放棄,不計代價帶“父親”求醫問藥。如今,69歲的王業蒼病情穩定,金家云、金家升也一有空就回家陪伴他。這家人的故事,令人感動,這份感動,也正在續寫。
“心一軟,我就沒走了”
大約40年前,合肥小伙王業蒼正在湖北打工。一天,王業蒼聽聞,在老家的表哥因意外去世,表嫂也改嫁,留下一雙幼小的孩子。其他親戚無力撫養,家中的老人身體也不好,誰也不知道他們以后該如何生活。
之后,王業蒼回到老家,想看看老人和孩子。可看到兩個孩子那么小,“心一軟,我就沒走了。我愿意照顧他們,直到長大成人。”
叔侄兩人一起看新聞。
為了努力賺錢,他起早貪黑,每天晚上只能睡三個小時的覺。每天三四點,只要聽到雞叫聲,王業蒼就起來拔秧、放牛,天亮了,便回家給孩子們做早飯。
這些年來,周圍有人說王業蒼很“傻”,不僅放棄原先的生活,還幫別人養孩子。王業蒼坦言,“我真的舍不得兩個孩子,他們對我也很好。我就守著這個家,讓他們在外面疲憊的時候有個家回。”
“在我心里,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在金家升的記憶里,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差,沒有哪一次早上醒來“爸爸”是在睡覺的,都是在田間地頭干活,只有中途會回來做個早飯。
王業蒼在田間勞作。
這些年來,雖然有時嘴上還會說王業蒼是叔叔,但在二人心里,他們早已把王業蒼當成“爸爸”。
對于金家升來說,王業蒼就是自己的榜樣,他教會自己應該怎樣去做一名父親和為人處世的道理。金家云也覺得,生活在這個小家里,她從來沒覺得有什么不同,甚至比別人家的孩子還要幸福。
王業蒼在田間勞作。
“我和弟弟的婚禮都是他一手操辦的,雖然我們沒有母親,但他沒有讓我們受一點委屈。”金家云說,自己陪嫁該有的東西,大到洗衣機、冰箱,小到梳子、臉盆,都是王業蒼一樣一樣從街上買回來的。“弟弟在家辦婚禮時,廚師覺得我們家不容易,菜少點也沒關系,‘爸爸’就說,這是我們家的大事,緊緊縮縮不像樣子,菜只能多不能少,盡管燒,不夠我去買。”
就這樣,王業蒼給了金家云、金家升姐弟倆無盡的溫暖和底氣。
“他生病了,我們一定要給他治”
前幾年,王業蒼被查出患了胃癌。聽到治療的意義不大,并且后續的花費很多時,姐弟倆一點也不想放棄。為了帶王業蒼看病,金家云辭去工作,金家升也開車來回不厭其煩地接送,兩人從沒因為治病花錢而爭吵、抱怨過。
“我們是他撫養大的,也把他當成父親。他老了,照顧他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如今,經過四處求醫問藥,王業蒼的病情總算穩定下來,只需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醫院復查一次,姐弟倆一有時間就回家看望、陪伴王業蒼。
金家升經常回家看望王業蒼。
金家云坦言,現在,王業蒼在電話里和自己分享遇到的開心事,她會跟著一起開心,講到不高興的事,她也跟著不高興。在她看來,作為叔叔,王業蒼又當爹又當媽,付出了比常人多許多的精力,因此,他們更要格外地孝順他。
目前,金家云和金家升最大的希望,就是王業蒼晚年能過得開開心心。“暑假到了,我和弟弟打算帶他出去玩一玩,想去北京看看。”金家云說。(任海怡 曹文艷 孫雨靜)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