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江淮暖新聞

趙永華:八旬老人傾情守護烈士陵園近十年

來源:江淮晨報2023-08-02作者:

 趙永華和老伴、兒媳擦拭墓碑

◤在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近十年如一日,傾情烈士陵園建設,堅持義務守護陵園,講述烈士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這位老人叫趙永華。◢

  帶頭捐款,推動修繕烈士陵園

7月30日,在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馬莊村一處山坡下,在滿目蒼松翠柏的掩映中,一座8米高、寫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在馬莊烈士陵園里高高矗立著。紀念碑的后方,是整齊排列的6座烈士陵墓。整個陵園莊嚴肅穆,干凈整潔,一塵不染。

“這個烈士陵園興建于2014年,于2015年清明節全面建成。”陵園建設的發起人、義務守陵人趙永華介紹。

“沒有趙師傅,就沒有馬莊烈士陵園。”住在陵園附近馬莊村的78歲老人董雪云說,趙永華熱心興建烈士陵園、傾情守護烈士英靈的事跡,在當地可謂是家喻戶曉,每每提起,不少人都能如數家珍。

2014年清明節前,符離鎮居民趙永華和楊志洲偶然路過符離鎮馬莊村,發現村頭的荒草中有幾座墳冢,墳冢前的墓碑寫有某某烈士的字樣。村民用石塊簡單地將烈士墓圍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簡易的烈士墓。看著簡陋得幾近荒涼的烈士“陵園”,趙永華和師傅楊志洲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兩人經過商議決定,即便是個人出資,也要把這個烈士“陵園”修繕一下。

趙永華決定自己修繕烈士陵園的消息傳出后,很多愛心人士和企業家也紛紛加入了整修烈士陵園的行列。趙永華帶頭捐款了10000元,隨后,又先后收到45位熱心人的慷慨解囊。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總計籌得捐款近23萬元,其中,光是當地劉老二燒雞廠就捐出了80000元。

經過幾個月的施工,烈士陵園的大門和道路修建好了,設立了宣傳牌匾,松柏等樹木也種了,陵園里還建起了一座8米高的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園由原來的20多平方米,一下擴建為3000多平方米,煥然一新。2015年,新的烈士陵園正式建成后,經過商議,趙永華和楊志洲決定做陵園的守護人。

2019年3月,楊志洲不幸辭世,享年95歲。送走老師傅后,趙永華便獨自擔起了守護烈士陵園、管理維修的任務。

  義務維護,帶領全家守護陵園

趙永華的家距離陵園2.5公里,他常常騎著自行車往返在家里和陵園之間,成為了一名不拿工資的陵園守護人。

在做好陵園守護和管理的同時,趙永華還主動擔任烈士陵園的講解員,不厭其煩地為每位到訪者講述烈士的英雄事跡,傳承烈士精神。每年清明節期間,往往會有來自機關、學校和社會各界的群眾5000人左右前來祭拜,趙永華有時要連續講解三四場,雖然忙碌,他從來沒有漏掉一次講述烈士故事的機會。“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血染的歷史,讓后代了解烈士故事,再累也值得。”

據趙永華介紹,馬莊烈士陵園安葬有6名烈士,其中5名是在解放戰爭犧牲的烈士,1名是抗美援朝的烈士。“他們都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好教材。”

2018年1月,趙永華和老伴去朝鮮旅游時,還特地趕到當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拜。今年“八一”前夕,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已經81歲高齡的趙永華和老伴一起,出資制作條幅、購買花圈,同其他群眾一起深切悼念革命先烈,并認真擦拭每一塊墓碑,為陵園清除雜草。

隨著趙永華年紀的增長,管理和維護陵園的工作逐漸變得有點吃力。于是,老伴便主動幫他修剪花草,清洗墓碑上的灰塵。兒子、兒媳和孫子在趙永華的帶領下,后來也加入到守護陵園的隊伍中。“我理解和支持父親,他是我們的榜樣,我會將父親的做法和精神向后代傳承下去。”兒子趙世強說。

趙永華和家人熱心公益事業,無私修建、守護陵園的事跡,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認可和贊譽,他和他的家庭先后被評為“埇橋好人”“宿州市最美家庭”“安徽省最美家庭”。(記者 任海怡 通訊員 曹杰)



責任編輯:桑小紅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龙门县| 吴旗县| 余庆县| 安泽县| 象州县| 阳春市| 鲁甸县| 天津市| 荃湾区| 广丰县| 延边| 锦屏县| 平阴县| 呼图壁县| 阿坝县| 佛冈县| 阳曲县| 敦化市| 区。| 时尚| 新乡县| 永城市| 韩城市| 札达县| 比如县| 平昌县| 枣庄市| 奎屯市| 金塔县| 雅安市| 宁海县| 库车县| 鹤壁市| 镇坪县| 滕州市| 常熟市| 凉城县| 金门县| 瑞金市|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