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法治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

——2024年1月25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來源:安徽日報2024-02-07作者:

2023年,省高級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和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在最高人民法院有力指導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下,在省政府、省政協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講政治顧大局、促公正提效率、重自律強隊伍,全力服務保障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

2023年,訴至全省法院案件總數229.5萬件。其中,在立案前調解成功64.6萬件、正在調解7.1萬件;進入訴訟程序157.7萬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7.1%。省高院受理訴訟案件1.9萬件。

一、堅持政治引領,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努力做到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

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健全理論學習長效機制,舉辦專題讀書班、院長研討班,開展政治輪訓,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培訓必修課,從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嚴格公正司法,對黨忠誠、服務人民。認真貫徹政法工作條例,及時向省委和省委政法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加強黨組對審判執行工作的領導,以黨的領導責任壓實司法責任。

強化履職盡責的政治擔當。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大興調查研究。圍繞樹牢正確政績觀,聚焦“六破六立”,開展司法作風治理。一年來,全省法院多元調解、掃黑除惡等工作在全國有關會議上交流經驗,解決執行難、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司法建議等多項工作位居全國法院第一方陣。

二、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審結刑事案件6.3萬件,判處罪犯8.4萬人,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嚴懲各種滲透破壞、邪教等犯罪,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嚴懲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始終保持嚴懲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審結涉黑涉惡案件274件,執行“黑財”6.1億元。嚴厲打擊農村黑惡犯罪。

依法懲治腐敗犯罪。加強與紀檢監察、檢察機關協調配合,形成反腐敗合力。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犯罪案件676件758人。堅決懲治“蠅貪蟻腐”,嚴懲利用“影子公司”“影子股東”進行權力變現的腐敗犯罪。依法對63名行賄人處以刑罰,震懾“圍獵者”。

從嚴懲處危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犯罪。審結盜竊、搶奪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案件7227件。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重拳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判處罪犯3458人。依法懲治網絡暴力,維護公民人格權益。

三、堅持能動司法,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服務發展大局,審結民商事案件79.1萬件,標的額3480.5億元。

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加大投資貿易、就業創業等司法保護力度,審結、執結涉滬蘇浙企業案件4.4萬件。優化跨域立案服務,服務徽商皖企發展。

著力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理念,扎實開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審結涉企案件42.7萬件。審結行政協議、行政允諾案件2051件,助力政府履約踐諾。制定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司法意見,建立企業司法需求快速響應、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院長約見接待企業家等機制。對8670家企業暫緩查封、凍結、扣押,為1.7萬家企業修復信用。發揮破產拯救功能,府院聯動盤活資產391.3億元。省高院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優秀單位”。

全力保障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審結案件1.4萬件。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定服務打造汽車“首位產業”14項舉措,妥善審理涉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等案件。

切實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4萬件,其中環境公益訴訟案件673件,4個案例入選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圍繞長江經濟帶、新安江生態保護和巢湖、淮河綜合治理,依法打擊非法捕撈、非法狩獵、非法采砂等犯罪行為。妥善審理涉農村黑臭水體、噪聲擾民等案件。

依法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服務“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審結涉“三農”案件4.3萬件。妥善化解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糾紛,助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四、堅持司法為民,紓解群眾急難愁盼

認真落實“民聲呼應”工作機制,在辦好每一個案件中踐行人民至上。人民群眾訴訟服務業務滿意率、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質效位居全國前列。

強化民生司法保障。審結涉民生案件13.6萬件。與省人社廳、省總工會等單位共同完善機制,加大對新業態從業者、高校畢業生、企業員工的保護。即時調處旅游糾紛,讓百姓消費安心、舒心。幫扶困難當事人,對1693人予以司法救助。

持續推進解決執行難。依法加大執行力度,開展“惠民暖企”執行行動,執結案件40.9萬件,執結到位金額712.1億元。全流程監管執行案款及時發放,提級、交叉執行重大案件267件。

用心用情化解涉訴信訪。扎實開展涉訴信訪化解攻堅,存量信訪化解率98.4%、增量信訪化解率98.6%,全年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4.6%。建立群眾來信必復、領導包案辦理首次信訪等8項制度,全力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

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嚴懲拐賣、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落實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加強未成年人審判組織建設,推進法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

依法保障婦女、老年人合法權益。會同民政、婦聯等單位完善家事糾紛化解機制,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0.7萬件。常態化打擊養老詐騙。

切實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三級法院均成立涉軍維權合議庭,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軍人軍屬優先窗口,與軍事法院建立涉軍執行聯動長效機制,強化軍地協作,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五、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積極融入社會治理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積極推動訴源治理。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會同司法行政機關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制定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意見,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大格局。發出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374份,采納率100%。

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加強訴前調解,與省市場監管局等13家單位健全訴調對接機制。加強訴中調解,19.8萬件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通過調解消除紛爭。桐城法院“六尺巷六步走”調解法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深化府院聯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同比上升18.5%。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

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大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力度,參與地方金融風險處置攻堅,維護金融安全。保交樓、保民生,與住建部門研判項目停建、逾期交房等問題,穩妥審結房地產案件。

持續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融普法于案件辦理、信訪化解中,強化釋法明理、判后答疑。用活案例,加強法治宣傳。4部普法微電影獲最高法院“金法槌獎”。

六、堅持公正與效率相統一,提高司法質效和公信力

牢記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將心比心做好審判工作。

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制定法官在辦案中進一步落實司法責任的意見,引導法官在第一環節就把化解矛盾的功課做足。

強化監督指導。出臺規范登記立案和訴前調解制度,開展督查整治,嚴防拖延立案、超期立案。加強審級監督、審判監督,該改判的直接依法改判。完善審委會、專業法官會議、合議庭工作規則,規范審判權運行。專項清理長期未結案件。

改進辦案質效考核評價。聚焦實質解紛、案結事了,建立以人民滿意為導向的辦案質效考核體系。抓好案件比、案訪比質效分析,突出前端管理,著力減少案生案、案生訪。

七、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院,鍛造過硬法院隊伍

堅持“忠專實”“勤正廉”,一體推進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全省法院34個集體、41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表揚,29個案例和87篇裁判文書、論文在全國獲獎,70個案例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

著力加強法院黨的建設。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強化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定期通報黨員法官辦案質效,建立基層黨建工作督考機制,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

著力加強司法能力建設。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培訓干警。加強“法答網”應用,增強干警法律適用能力。推進新入職干警、新選任干部到一線鍛煉,新遴選初任法官到基層任職,提升群眾工作能力。

著力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刀刃向內糾治辦案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人均記錄填報信息9.6條。建立法院黨組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定期會商機制,堅決懲治司法腐敗。

審判權來源于人民,必須服務人民、受人民監督。認真接受人大監督。三級法院同步貫徹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全省法院行政審判工作情況報告的意見。精心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邀請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視察法院工作、評查案件、見證執行。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認真辦理省政協委員提案,走訪各民主黨派省級機關,通報工作情況、真誠聽取意見建議。與省工商聯兩次聯合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共同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依法接受檢察監督。與省檢察院建立會商機制,認真辦理檢察建議,共同維護司法公正。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舉辦開放日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密切與媒體互動,接受輿論監督。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6.1萬件。

2024年,全省法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最高法院工作要求,堅持能動司法理念,抓實“公正與效率”主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一是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誠。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以更強擔當服務全省大局。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七個強省”奮斗目標,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環境資源、金融地產等案件審理,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積極推進安徽(合肥)創新法務區建設,努力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加大對行賄行為的懲治力度,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三是以更實舉措踐行司法為民。持續落實“民聲呼應”工作機制,依法妥善審理涉民生案件,全面落實信訪工作法治化要求,進一步推動執行難綜合治理。四是以更優質效維護公平正義。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強審判監督指導,發揮案例指導作用,加強信息化建設應用,推進審判工作提質增效。五是以更嚴要求鍛造法院隊伍。堅決扛起全面從嚴管黨治院政治責任,狠抓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落實,健全關愛基層干警工作機制,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忠誠履職、擔當作為,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貢獻!(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田云鵬)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大渡口区| 夏邑县| 同德县| 南丹县| 邵武市| 屏边| 芷江| 邢台市| 手游| 广宁县| 张家川| 民勤县| 临沭县| 禹城市| 谢通门县| 惠水县| 大丰市| 尼玛县| 会东县| 绥棱县| 定日县| 莫力| 嵊泗县| 大姚县| 武乡县| 本溪市| 岗巴县| 本溪| 伽师县| 青川县| 济宁市| 微博| 吉木乃县| 靖安县| 阳江市| 务川| 石屏县| 禹城市| 商洛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