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深耕本地紅色資源,創新黨員教育形式,通過夯實陣地、精選課程、培優師資等措施,持續擦亮黨員教育鮮明底色,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培訓體驗性、實效性和感染力,讓黨員教育走“新”更走“心”。
聚焦關鍵點,夯實陣地建設,繪制黨員教育“紅色地圖”。立足紅色資源稟賦,合肥市遵循“按需選點”原則,依托吳山廟武裝起義舊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等革命歷史遺址,因地制宜打造以渡江戰役紀念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等為核心的一系列紅色教育矩陣。統籌紅色資源,構建“核心陣地+輻射網點”體系,整合陳原道故居、安徽名人館等革命紅色教育場館和歷史遺址179處,以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為中心,串聯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中共合肥黨史館等46處紅色景點,打造4條“紅色走廊”,盤活紅色資源,建強紅色陣地,持續為黨員教育增添助燃劑。以群眾需求為核心,將紅色陣地與城市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文旅等緊密融合,繪制“紅色廬州”“合肥解放”“合肥新中國建筑”“老城更新”4條路線,全面展現合肥近代史的輝煌變遷。充分發揮科創優勢,利用數字技術,讓紅色陣地從“靜態展覽館”變為“動態強磁場”,營造沉浸式體驗和持續互動,推動紅色教育基地和場館現代化提檔升級。利用VR、AR技術還原渡江戰役等歷史場景,打造3D云展廳、“合肥紅色地圖”等線上數字化陣地,賦予紅色陣地科技內涵和時代傳播力。
鎖定需求點,充實內容設計,搭建黨員教育“紅色課堂”。創新開展“合肥黨員大課堂”活動,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讓黨員在實景、實境里邊走邊看、邊聽邊學,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輩紅色精神。加大優質黨課教育資源供給力度,組織開展“燈塔杯”“啟航杯”、第十五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等系列黨員教育電視片征集展播活動,重點制作一大批富有地域特色的紅色課程,2024年先后評選優秀作品150余部。整合全市組織、宣傳、黨史和地方志等部門和各縣區優勢資源力量,精心編制本地紅色題材書籍資料,先后組織編纂《中共合肥歷史百年大事記》《中共合肥歷史人物傳》《合肥地區革命遺址名錄》等紅色題材書籍20余部;匯總整理《張守仁:執著追求、獻身光明》《孫仲德:奮斗一生,轉戰江淮》《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蔣家河口戰斗》等烈士事跡和紅色故事百余篇,有力擴充全市黨員教育資源庫。注重學用結合,開展“紅色歌曲大合唱”“紅色足跡大尋訪”等形式多樣的紅色活動,做好“理論+故事”“理論+藝術”結合文章,將最新理論、黨史故事與新編廬劇、快板說唱等文藝形式相融合,開發《紅耀瑤崗》《運籌帷幄定江南》等紅色課程,讓黨員群眾看得有趣味、學得有滋味。
找準結合點,建強師資力量,培優黨員教育“紅色隊伍”。注重發揮“人”的力量,邀請革命老兵、英雄模范和紅色基地講解員等,參與黨員教育日常教學和理論宣講。通過集中培訓、實地研學、交流研討等方式,著力培育一批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深厚的基層理論宣講員隊伍。邀請黨史專家講,建立黨組織互幫互學機制,組織史志辦、黨校等單位與紅色基地結對共建,利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契機,開展理論研學活動,邀請專家教授現場講授紅色黨課,同黨員共觀紅色影視、共談入黨感悟。組織榜樣隊伍講,以“學習身邊榜樣”活動為契機,擇優遴選先進模范人物、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優秀共產黨員、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人員充實師資隊伍,圍繞榜樣故事“講起來、熱起來”,以黨支部為單位,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讓黨員干部分享榜樣故事,汲取榜樣力量。志愿服務隨時講,以基層黨組織書記、老黨員、紅色小管家等為主體,組建“先鋒講師團”,廣泛開展“草根講堂”進小區、進企業、進校園等活動,以接地氣、敘事說理的方式,讓革命人物、革命故事栩栩如生地重回人們的視野,2024年以來,共宣講200余場次,服務黨員群眾4萬余人次。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