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祁門縣立足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實際,建立訓前需求調研、訓中精準施教、訓后跟蹤問效的閉環機制,以精準化“配餐”破解傳統培訓“一鍋煮”難題,推動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精準備菜,摸清培訓底味。堅持農村黨員實際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缺少什么就補什么的原則,構建“組織部統籌+鄉鎮黨委牽頭+村黨支部落實”三級聯動機制,按照“線上問卷+線下走訪”的方式,線上利用微信問卷星小程序,設計《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培訓需求調查問卷》,收集培訓需求1800余份;線下召開座談會18場,走訪老黨員、產業大戶等群體320人次,梳理出理論學習、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政策解讀等6大類42項具體需求,有效繪制出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的“口味圖譜”,為后續課程開發錨定方向。
定制菜單,滿足多元口味。根據需求選派56名“土專家”設計《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農村電子商務》《祁門紅茶制作技藝》等特色課程16門,增加“祁門紅茶非遺手工坊”“祁民公社”“瓷情部落”等現場觀摩實訓基地10個;針對牯牛降、馮家頂、祁紅小鎮等鄉村旅游重點區域,單列民宿經營、非遺技藝傳承等特色課程模塊;為花橋村、紅旗村等5個村新建遠教廣場,形成“理論+實操”“課堂+現場”的立體化教學矩陣。
精心烹制,烹出信仰醇香。重點圍繞開展好一次理論學習、一次黨性教育、一次政策宣講、一次技能培訓、一次實踐鍛煉等“五個一”進行,組建“1+18”宣講團(1個縣委宣講團+18支鄉鎮宣講小分隊),開發“板凳課堂”“茶園講堂”等特色場景教學,運用目連戲、儺舞等非遺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36次。開發“皖南特委舊址+舍會山談判地+紅色家風館”研學路線,組織重走紅軍路、紅色故事會等活動19次,讓黨性教育“入景”更“入心”。
營養轉化,煨出振興濃香。開展“培訓+實事”行動,成立技術服務隊18支,開展“紅旗1號”茶葉栽培、茶葉病蟲防治、食用菌種植等技術推廣,截至目前,幫助村民解決種植養殖等技術問題116個。建立“1+N”幫扶對子,組織186名參訓黨員與農戶結對,認領房屋漏水補漏、自來水管更換、生活物資配送等群眾“微心愿”500余個。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