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市濉溪縣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路徑,通過建強隊伍、創新模式、服務供給,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建強“頭雁”隊伍,夯實發展基礎。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筑牢堅實組織基礎。建立健全村干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通過集中學習、外出考察、實踐鍛煉等多元化方式,提升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與水平。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開展擂臺比武,以述職演講、互動交流等形式,分享工作經驗,碰撞思想火花,共同研究解決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維穩等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牢固樹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充分用好分類分級考核“指揮棒”,嚴格落實村“兩委”班子及村干部考核辦法,緊緊圍繞村干部政治標準、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科學構建分級分類考核體系,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與村干部績效考核掛鉤,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創新發展模式,拓寬增收渠道。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發展特色產業,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產業格局。立足西瓜、菊花、芹菜等特色產業優勢,搭建起村黨組織、家庭農場、企業、合作社等多方溝通橋梁,理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組織體系。通過品牌化、標準化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堅持以促群眾增收致富為目標,按照組織聯合、發展融合、資源聚合的工作思路,探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成立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推動連片跨村項目建設,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現代農業+電商”“現代農業+文化”等新經濟模式,不斷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優化服務供給,激發內生動力。加大政策傾斜和經費支持力度,將農村資產、資源、資金整合打包后進行融資,精準投向優質項目,有效提高村集體財產性收入。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構建以農村黨群服務中心為基礎陣地的綜合服務設施布局,打造為民、便民、利民的優質服務平臺。厚植鄉村振興人才沃土,成立鄉村振興人才黨支部,建立人才信息臺賬,摸排一批致富能手、農技專家、返鄉大學生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鼓勵鄉村振興人才返鄉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大人才成長幫扶力度,組織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著力培養鄉村致富帶頭人,以高質量的人才服務,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帶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