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州市碭山縣聚焦新時代黨員教育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在夯實陣地、創新載體、提升實效上下功夫,推動黨員教育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夯實陣地建設,構建全方位黨員教育體系。按照“有機構、有場地、有師資、有計劃、有制度、有經費”的要求,高標準建設14個鎮委黨校,并依托孟憲琛故居、王學風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打造5個紅色教育基地;圍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6個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和16個特色產業發展教學點,構建起既滿足黨員教育需求,又體現碭山特色的黨員教育陣地“矩陣”。以“碭山縣烈士陵園”為中心,將唐寨、周寨、程莊等鄉鎮的革命遺址進行串聯,打造出主題鮮明、極具內涵的“碭山紅色研學線路”,常態化開展現場觀摩、交流研討、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讓黨員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中增強黨性修養。在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堅持移動優先、融合發展,打造“碭山先鋒”微信公眾號、“碭山先鋒網”等線上全媒體宣傳陣地,緊扣黨建工作最新要求和重點任務,及時開設專題專欄,精心制作特色黨課,確保黨員學習不“打烊”。
創新載體應用,推動黨員教育形式多樣化。注重線上學習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一方面積極創新線上學習模式,用好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遠程教育站點、黨建電視欄目等黨員教育平臺;另一方面強化線下教育,舉辦黨員骨干培訓、基層黨務工作者培訓、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等主體班次,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析、互動討論等多種形式,提升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緊扣時代脈搏,深化理論學習,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員教育的“必修課”。同時,倡導各鎮(園區)依據自身特色與實際工作需求,靈活設置“選修課”,實現上級要求與基層需求和諧統一。針對不同領域黨員特點,實施分類培訓,組織開展“社區課堂”“田間課堂”“機關課堂”“企業課堂”等專題培訓。同時,采取“縣級引領+鄉鎮兜底”的培訓方式,依托縣、鎮兩級黨校體系,靈活設立分教學點,實施分階段、分批次的全員輪訓計劃。
提升教育實效,推動黨員作用發揮最大化。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員教育成效的“試金石”,通過打造“幸福土山”“老書記調解室”“老執說事”等系列黨員服務品牌,切實將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常態化開展“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等活動,要求黨員在日常工作中佩戴黨徽、設立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參與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和理念,彰顯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學以致用,組建“梨小哥”“和美集市”等黨員志愿服務組織,引導黨員干部參與文明創建、環境整治、基層普法等志愿服務活動,有效解決群眾醫保、就業、法律援助等“身邊小事”。開展“黨員中心戶”創評活動,在全縣領域創建“黨員中心戶”,一個中心戶幫扶一個困難家庭,及時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切實把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勇爭一流的生動實踐。(張浩)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