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廬江縣大力發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合作社的產業優勢、市場優勢,持續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
堅持黨建引領,集聚組織合力。將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納入縣委黨的建設工作要點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作為鎮村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內容。組建縣級工作專班,在方案、辦法、細則、要點等方面作出專業指導,從項目風險防控、采購實施、監督制約、內控管理等方面建立保障機制,形成縣鎮村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縣、鎮兩級聯審監督把關機制,組織開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對合作社的章程、經營項目、風險管控、收益前景等逐項把關指導,確保合作社項目對接順暢、運營規范。緊扣“黨組織領辦”主題,由村黨組織負責人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村黨委委員與合作社理事“雙向掛職”“交叉任職”。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實行“黨員聯系社員”制度,深入田間地頭、群眾集聚點,開展惠農助農政策宣傳,做好土地流轉、土地發包等法律法規解讀,引導村黨員、干部帶頭參加合作社、積極出資募股,帶動群眾廣泛參與。
強化人才培育,打造“頭雁”隊伍。著力提升村級黨組織“領頭雁”帶動致富能力,先后組織村黨組織書記赴安徽蕪湖、山東煙臺等地學習先進經驗10次,著重考察學習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先進經驗和特色做法,進一步開拓思路、提升本領。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邀請楊春華等外地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行政策宣講、業務輔導和經驗分享,全覆蓋培訓鎮村黨組織書記400余人次。定期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通過PPT演講的形式曬成績、談經驗、謀發展,展示村黨組織書記推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工作成效。實施“引雁歸巢、筑夢興惠”工程,將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與培養村級后備力量有機結合,把合作社中的致富能手、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等吸納到后備干部隊伍中培養,目前已回引優秀人才71人,培育農業技術人員150人、新型職業農民1920人,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多元發展產業,拓寬增收路徑。盤活資源要素,指導各村依據村域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類、農事服務類等多種業態的專業合作社,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構建互利共贏的農業生態體系。鼓勵黨員群眾以資金、用地、勞動力等方式入股,建立村集體、農戶、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基層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截至目前,全縣試點成立農資統購統銷、特色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銷售、農旅融合等各類型合作社16個。圍繞本土資源優勢,推進縣域特色農產品種植結構,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種植,目前已選擇近30個特色農產品,如百花菜、葛根粉、神墩大米、柯坦小蘭花等,不斷豐富產品矩陣,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依托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加工、對外銷售,擴大產業規模效益,提升產品競爭力。充分利用馬堰社區、永橋村7000畝高標準農田優勢,大力發展訂單式農業,開展“書記四人尋”抖音直播帶貨助農,今年已累計銷售本地農特產品50噸。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