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二区,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亚洲一一在线,亚洲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黨建--經驗

馬鞍山市博望區:構建“雁陣”格局,鍛造硬核村干部隊伍

來源:安徽先鋒網2024-12-27作者:

近年來,馬鞍山市博望區堅持把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在優化隊伍結構、強化教育培養、注重作用發揮上下功夫,奮力打造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群眾信得過的村干部隊伍,蓄足鄉村振興“源頭活水”。

選“頭雁”,構筑村干部隊伍“蓄水池”。優化班子結構。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優化村干部年齡、學歷等結構,鼓勵致富能手、知識青年、退伍軍人等優秀人才進入村干部隊伍,對在村任職表現優秀、組織認可、群眾公認的村干部優先培養,對能力素質不適應工作要求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調整。今年共定向招錄6名村干部至鄉鎮公務員和事業編制隊伍。培育后備力量。堅持“內選+外引”相結合,通過黨組織推薦、黨員群眾聯薦、個人自薦等方式,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為原則,選拔熟悉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優秀人才納入村級后備力量,有效解決村干部“后繼乏人”的難題,確保村級后備力量“量足質優”。注重日常管理。組織部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實地了解各級班子運行情況及干部現實表現情況,加強村干部日常管理,嚴格落實村干部坐班、請銷假等制度,著力提高村級班子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動態監測機制,強化對農村“三資”、鄉村振興等項目的資金監管,規范村干部履職行為。

育“雛雁”,抓牢村干部隊伍“培養鏈”。教育培訓強素質。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理論宣講、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重點內容開展集中培訓,切實提高村干部的理論素養及業務水平。今年以來,共舉辦全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素能培訓班、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等培訓班次100余次,培訓3000余人次。實地觀摩學經驗。組織村干部前往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費明龍烈士墓、百峰陳列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性教育活動,強化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選派13名優秀黨組織書記赴浙江等地跟班學習,實地觀摩學習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借“他山之石”琢“發展之玉”,有效提升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發展的能力。結對幫帶促提升。建立村干部結對幫帶制度,由經驗豐富的老黨員、村“兩委”等擔任培養聯系人,采取經驗分享、帶班指導、設崗鍛煉等形式,圍繞民情走訪、矛盾調解、隱患排查等工作面對面教、手把手帶,對于表現優秀的干部加強幫帶、重點培養,從而縮短干部“成長周期”。

領“群雁”,搭建村干部隊伍“成長梯”。推進以賽促干。以“五比五爭先”為主題,定期舉辦“書記話振興”擂臺比武評選活動,組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圍繞組織建設、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基層治理等方面工作逐一登臺打擂,以“PPT展示+現場講演”方式曬實績、找差距、比作為,激勵村干部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強化制度激勵。建立健全村干部考評機制,圍繞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對村干部進行考評,作為選拔任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等重要依據,激勵村干部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實際轉變。樹立實干導向。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組織村干部參與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環境整治等一線歷練提升,緊盯群眾關注急難愁盼問題,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積極盤活鄉村閑置資產資源,因勢利導找準發展方向和突破點,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產業發展格局,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新路徑。


責任編輯:陳珺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山阴县| 榆中县| 临夏县| 承德县| 新乐市| 遂平县| 班玛县| 深水埗区| 资讯 | 承德市| 泾源县| 望都县| 迁西县| 札达县| 南澳县| 平阳县| 土默特左旗| 运城市| 福鼎市| 新沂市| 扶绥县| 仙居县| 武汉市| 云阳县| 阳朔县| 呼和浩特市| 南安市| 通城县| 临颍县| 临清市| 百色市| 台州市| 恩平市| 河东区| 田阳县| 资阳市| 辽阳市| 郴州市| 万州区|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