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郎溪縣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新任務、新要求,以建強“三個陣地”為抓手,健全完善黨員教育基礎保障體系,提升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建強黨校“主陣地”,夯實教育培訓“紅色矩陣”。構建“1+9+1+N”的縣鎮村三級教學體系,形成集黨性錘煉、技能提升、實踐歷練“三位一體”的基礎功能陣地。按照陣地建設規范化、師資力量專業化、教學培訓常態化、課程設置特色化、辦學保障制度化的要求,重點建強縣委黨校這個基層黨員干部身邊的黨性“加油站”,進一步規范完善全縣9個鎮級黨員干部教學設施、教室布置和管理保障,織密基層黨員教育網格。堅持“因地制宜、特色鮮明”原則,依托“三橋”(畢橋鎮夏雨初烈士墓園、濤城鎮沙橋紅色教育基地、姚村鎮夏橋蘇維埃政府舊址)等紅色資源,建設1個干部教育實訓基地,統籌郎溪縣黨性教育館、長三角“一地六縣”專精特新展示中心、凌笪鎮下吳村羅市鄉村振興示范教育基地等N個現場教學點,打造主題鮮明、亮點突出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形成跨越領域、覆蓋城鄉、主題突出的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基地矩陣,實現將教學陣地延伸到最基層,輻射全縣96個村(社區),夯實黨員教育“紅色矩陣”。
做優網絡“云陣地”,打通教育培訓“神經末梢”。積極適應數字化時代黨員教育新要求,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進行遠程教育和在線學習,做好網上教育。發揮遠程教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資源優勢,常態化做好全縣141個遠教站點日常使用維護工作,做到黨組織在哪里,黨員遠程教育工作就跟進服務到哪里。采取信號分流技術,在52個黨員活動室和為民服務大廳分別安裝電視機,打造“全場景”式學習站點,有效增強學習的便捷性。牢牢把握黨員教育電視片“姓黨”這個根本屬性,緊密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明確制片的根本立意和鮮明色彩,依托縣域內紅色資源,聚焦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涌現的先進典型,結合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著力打造《風雨飄搖終如初》《足跡》《潰堤》等一批優質黨員教育電視片。綜合用好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網、郎溪先鋒系列平臺,通過專題專欄積極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政策、黨史故事、優秀黨務經驗等內容,及時準確地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神經末梢”,切實打通基層黨員干部紅色教育“最后一公里”。
夯實一線“微陣地”,激活教育培訓“服務引擎”。堅持把推動黨員作用發揮作為黨員教育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引導黨員在重大任務一線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實開展“我為黨旗添光彩、我為群眾辦實事”“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10項暖民心行動”等活動,鼓勵黨員主動聯系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堅持貼近工作、貼近群眾,根據黨員職業技能、專業特長、服務意愿,劃分黨員責任區、設置黨員先鋒崗,以“小板凳會議”“紅色物業開放日”等為載體,組織黨員干部深入一線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微型黨課、主題黨日、座談交流、承諾踐諾等活動,持續深入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及時掌握群眾所思所盼、家庭困難,幫助調解群眾家庭矛盾、鄰里糾紛,今年以來,黨員志愿服務隊已圍繞文明創建、政策宣傳等中心工作開展“敲門行動”7500余人次,發放宣傳材料1.6萬余份,收集整理群眾意見建議2000余條,幫助解決群眾養老、就業、就醫、就學等問題訴求1600余件。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