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
2024年,安徽省體育局認真落實國家體育總局、安徽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大力推進體育強省建設,努力構建統籌城鄉、公平可及、服務便利、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省群眾體育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放眼江淮,全民健身熱潮涌動城鄉,正在引領人民群眾健康生活新風尚。
1 加強品牌示范,推動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
精心打造高品質品牌賽事。成功舉辦2024國際生態拉力杯(中國站)暨2024大黃山國際生態汽車拉力賽,帶動經濟效益約1.5億元。支持黃山市舉辦“長三角綠水青山運動會”,直接參賽人數超過3萬人,拉動消費達4億元以上。重點打造的“中國皖美山水”騎行賽直接參賽18000人左右,間接參與15萬人次,拉動消費超6億元。承辦第四屆長三角體育節,賽事參與約5萬人,吸引游客約40萬人次,帶動消費7.8億元。指導阜陽市承辦2024年全國婦女廣場舞大賽,當地聯合上演文旅商農融合發展的大戲。
積極申報全民健身典型案例。圍繞“運動促進健康”主題,積極開展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典型案例申報工作。合肥市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天長市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入選2024科學健身指導案例,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被評為最美社會體育指導員,淮北市體育場、亳州市社區文體中心、蕪湖航空新城運動中心、舒城體育中心入選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典型案例,合肥少荃體育中心入選體育場館設施智慧化運用類典型案例。在首屆長三角體育榜單項目評選中,“中國皖美山水”騎行賽、“中國花亭湖公開水域游泳” 以及2名健身達人、1名健康大使、3條健身步道、2個健身場館入選。
2 打造新型載體,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顯著改善
加強健身設施建設。全省有91%的縣(市)建有“五個一”(小型體育館、小型體育場、游泳設施、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公園),90%的市轄區建有“兩個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公園),93%的鄉鎮(街道)建有“三個一”(小型室內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廣場、多功能球類運動場或籠式足球場)。
持續推進快樂健身行動。2024年,建設體育公園12個,口袋體育公園218個,建設健身步道1082公里,建設百姓健身房206個,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進一步豐富。
提升健身設施質量。全省建設“皖美步道”20條,“和美鄉村”健身設施示范點40個。繼續推進“國球兩進”,完成建設項目855個。
3 豐富賽事供給,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舉辦示范主題活動。“紅紅火火過大年”全民健身活動、新年健身登高、“安徽省全民健身歡樂冰雪季”活動、“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紀念毛澤東同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等主題示范活動從年初到年尾,高潮迭起。
舉辦安徽省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把賽事辦在群眾身邊”,突出“快樂健身、全民參與”,推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全面展示安徽省全民健身活動新風尚。全省共有17個代表團參賽,共計6332人參加了34個大項、295個小項的決賽階段比賽。
舉辦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以“六球一舞”全省群眾體育四級聯賽為引領,廣泛舉辦全省社區運動會,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能參與賽事活動。會同安徽省民委組隊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會同安徽省總工會舉辦第五屆全省職工運動會、會同安徽省農村農業廳舉辦全省農民豐收節健身大賽和長三角農耕健身邀請賽暨合肥市農耕健身大賽等賽事活動,擴大全民健身活動覆蓋人群。全省全年舉辦7523場次群眾體育賽事活動,680萬人次參加活動。
4 強化科學引導,全民健身指導不斷加強
繼續建設科學健身服務網絡。全省已建成1個省級、16個市級和95個縣(市、區)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建設10個社區運動促進健康中心。
依托科學健身指導中心開展“三個常態化”。2024年,全省參加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20萬人以上,達標率為87.8%;全省參加體質檢測20萬人以上,其中“合格”等級以上的人數比例為92.2%。10個市、縣(市、區)承接2024年體育總局常態化體質檢測試點工作,上傳體育總局科研所7844條檢測信息,圓滿完成檢測任務。2023—2024年連續舉辦“體衛融合”人才培訓班,培養“體衛融合”人才539人。通過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為42.6% 。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公益培訓。開展科學健身指導志愿服務“五進”活動,教會群眾1至2項運動技能,全省健身項目培訓超100萬人次。全省現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99333人,其中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492人。
5 促進體育組織發展,健身組織日趨完善
全省在民政部門注冊的體育社會組織有3125個,其中省級78個、市級1004個,縣級2043個。縣級以上體育總會覆蓋率達到100%,老年人體育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健身氣功協會、足球協會、籃球協會等實現省、市、縣(區)全覆蓋。
6 注重宣傳推廣,營造全民健身環境氛圍
按照《快樂健身行動方案》,緊緊圍繞健身設施建設、健身技能培訓、體育賽事活動,加強群眾健身宣傳工作,擴大全民健身影響,不斷提高群眾健身意識,營造群眾健身氛圍。
充分利用媒體平臺。2024年,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體育報等中央媒體,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等省級媒體大力推介我省全民健身經驗做法, 展現江淮全民健身火熱場景。安徽綜藝·體育頻道《安徽體育聯播》每天10分鐘播報群眾健身故事,介紹各地健身活動典型經驗和鮮活做法,展示群眾健身活動和賽事活動。
建設智慧體育平臺。根據《數字安徽建設總體方案》,充分利用江淮大數據中心和全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和完善安徽智慧體育平臺,已搭建完成群眾體育管理功能模塊,形成全省全民健身設施“一張圖”、體育賽事活動“一張表”、全民健身組織“一張網”,打造智慧化全民健身活動場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第十五屆全運會舉辦之年。安徽省體育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需求,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加強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積極推動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創新發展,實現全民健身服務從“有沒有”到“優不優”提升,做到“全人群、全年齡、全覆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為加快建設體育強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注入澎湃動能。
責任編輯:王振華